大愛劇場《回家的路》劇中真實人物林朝富,以「孩子 你是我們的唯一」為題,分享他的家庭,幽默風趣吸引了家長的目光。 [攝影者:吳啟志]

在母親節隔週的星期天,5月17日上午,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聯誼會),在國立中興大學體育館內,舉行每月一次的聯誼活動。

學員長林靜宜,播放美國一間賀卡公司為全天下的Director of Operations,或稱「媽媽們」,所設計的創意短片《營運總監》,片中總監必須能夠大部分時 間或所有時間,都站著工作,不斷地運用自己的體力。一個星期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沒有時間休息。通常必須等到所有同事都用完餐的時候,她才用餐。沒有休假,一年三百六十 五天都要工作,而這個職位是沒有工資的。讓多位應聘者都不敢相信──有人會願意免費打工嗎?事實上,全球有數十億人正擔任這份職位工作,應該是全世界最辛苦、也最重要的工 作。這個職位,就是「媽媽們!」是家中的「營運總監」。林靜宜藉由影片故事,讓孩子明瞭父母親為他們的付出。現場帶動一○一位學員向後轉,對著七十一位家長,鞠躬並說: 「爸爸、媽媽我愛您!」家長們回覆說:「寶貝我也愛您!」,揭開當日的活動序幕。

◎ 心靈講座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

大愛劇場《回家的路》劇中真實人物林朝富,當日以「孩子 你是我們的唯一」為題,鼓勵參與心靈講座的家長──要做個值得驕傲的父母親,幽默風趣地吸引了家長的目光。

林朝富談起幼年時,因家境窮困,回憶起和弟弟們去農田撿蕃薯的日子。當日落西山時分,好心的農民,看到他們空空的籃子,主動從牛車上拿些蕃薯放進籃子,要他們趕快回家。也 曾被農田主人大聲喝斥,還將他們撿來的蕃薯奪回的記憶。讓他體會到貧窮的「苦」,以及被幫助時的「溫暖」。因此,林朝富永遠記得,媽媽生前一再的教導他們「將來若有一碗飯 吃,要記得分一些給別人。」這句話成了他們兄弟終生不移的信念。

曾經是慈濟技術學院「慈誠懿德會」成員的林朝富,以證嚴上人曾開示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要用『愛』不要用『寵』。分享他用慈濟的法,成就美滿家庭。並協助兩對弟媳,從破 裂婚姻邊緣走進慈濟。

林朝富更以上人著作人文專題書系《撒下好命的種子》,以及慈濟道侶叢書《家家有本幸福經》,談起他教養孩子的心路歷程。他更提醒在座父母「愛,不要過度保護。」並舉大學 生,對於烹煮綠豆湯,是否要經火炒或加油的趣聞,提醒家長「孩子的問題,老師、家長要負很大的責任。」

◎ 慈籃講座 改變親子關係

林朝富憶及過去,和兒子最激烈的一次爭吵,是兒子念國三的時候。他非常叛逆,也愛頂嘴,不管跟他講什麼,他永遠有各種理由反駁。林朝富容不下兒子挑釁的態度,生氣地拿雞毛 撢子重重地打在他身上。兒子雖然雙腿已被他毒打得破皮流血,卻不哭泣也不求饒,讓一旁的母親及妹妹,哭著跪求「不要再打了!」但是,林朝富仍然無法消氣,直接將他趕出家 門,仍在氣頭上的他,徹夜未眠。沒想到,隔天兒子回到家裡,跪下來放聲大哭:「爸爸,對不起!」林朝富也對他說:「爸爸對不起你,不該打你……」父子倆相擁而泣,終於解開 彼此心結。這一幕溫馨感人的景象,讓現場多位家長頻頻拭淚。

「為人父母真的很不簡單,家裡需要母親用愛做為親子間的潤滑劑,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用心良苦。」家長林昭華有感而發地表示。又說:「父母比較吝於向孩子說『愛』與『對 不起』。」因此,她的家庭,將規劃「常說『請』、『謝謝』、『對不起』、『我愛你』及『感恩』的學習活動,促進家庭成員營造良性親子互動關係」。帶著孩子參加第四年慈籃活 動的林昭華,認為「經過這些年來的薰陶,孩子的個性較以往溫馴,不再具有像過去那般血氣方剛的暴戾之氣。」

第一年陪著兩個女兒,參與慈籃聯誼會的洪鳳真,平常很在意孩子的課業成績,認為多讀書較能出人頭地。但是要求女兒讀書時,發現她們並不快樂。當她聽到林朝富,對於兒子鍾愛 西洋饒舌歌時,由一開始的反對,轉為允許孩子有發展空間的作法,終於獲得國際獎項的殊榮,當下特別有感觸。洪鳳真改變想法──對於孩子的管教,不再堅持,而能適時讓孩子表 達自己的想法。只要本質不要太偏差,允許孩子照著興趣發展。如此親子間的關係,才有適當的彈性空間。

◎ 排除萬難 參與活動的喜悅

已是十餘年慈濟會員的楊炫堂,全家平日即有收看大愛電視節目的習慣,對於慈濟有所瞭解。在國中一年級大兒子的同學邀約下,單憑「讓孩子有活動的機會,又有教練指導,且讓相 隔兩年的孩子,增加與人融洽相處的時間,減少兄弟在家起磨擦」的一念心,他連同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小兒子,一起報名參加慈籃聯誼會。

近一年來的活動,楊炫堂一家三人很少缺席。他說:「在活動中不僅學習打球技巧,並學習自我情緒管理。而且藉由簡報或影片,給孩子具體的靜思語故事,讓孩子容易瞭解,有所啟 發。」

家長的心靈講座,讓從事自動化設備研發的楊炫堂,改變以往假日常加班的作法,堅持假日不加班,並撥冗陪著孩子參加活動。繼而調整對孩子教養的態度,在孩子沒有信心時,他則 以不在意的心情,對孩子說:「成績不重要,只要認真,品德好、態度對就可以了。」降低孩子對課業的壓力。

家住彰化縣溪洲,第一年參與慈籃聯誼會的黃秋萍及吳金錥母子檔,每次參加活動均需花一小時的車程趕來臺中。她欣慰地說:「金錥很清楚記得慈籃活動日期,當天總是特別早起, 且主動準備所有的物品。」

心急的黃秋萍,以往總是希望孩子趕快長大,配合團體活動的規矩,並懂得體諒。經過活動的薰陶,讓黃秋萍發現「孩子好像急不得!」但是她看到兒子的成長說:「金錥不是願意主 動表達意見的小孩!他雖不是很活潑,但很有主見,上個月卻主動向隊輔爸爸提出上臺分享的意願,讓我感到驚訝又欣慰。」

家長黃秋萍經過心靈講座的洗禮,心變柔軟了,對孩子的要求、節奏比較不強硬與急躁。改變以往要孩子得照表操課的她,有了「你總會長大」退一步等待的作法。

當3C(電腦、通訊及消費電子)資訊充斥的時代,慈籃聯誼會藉由籃球技術的訓練,輔以慈濟人文精神薰陶,期望達到「寓教於樂及術德兼修」的成效。培養活潑好動、精力充沛、 血氣方剛的青少年,走出戶外,引導青少年在發洩體力的同時,也能體會慈濟大愛與感恩的人文精神。並藉由心靈講座,讓家長反思教養的方法,增進家庭親子間的互動關係,達到美 善人生的宗旨。

 

真善美志工 張美齡(慈奇) 台中市南區國光路中興大學體育館報導(2015.05.17)


 

圖左 : 家長林昭華(右一)參與心靈講座後,與其他家長上臺表演手語。[攝影者:張美齡(慈奇)]
圖右 : 楊炫堂參加近一年的慈籃聯誼會,改變以往假日常加班的作法,堅持假日不加班,陪著孩子參加慈籃聯誼會的機會。 [攝影者:吳啟志]


 

圖左 : 黃秋萍(左)為兒子吳金錥(右)整理儀容。[攝影者: 張美齡(慈奇)]
圖右 : 籃球活動一開始,學員合唱〈慈籃隊歌〉,彼此加油打氣並自許。[攝影者:吳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