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環境教育師資培育研習」7月15日於新店靜思堂展開,講師講解幽默生動,學員專注聽講,不時笑開。(攝影者:陳清旺,地點:新店靜思堂,日期:2017/07/15)

「覺」字,是「覺悟」?還是「睡覺」?同一個字音不同,解釋卻天差地別!溫室效應帶來的環境變遷,有的人是「先知先覺」,有的人是「後知後覺」,有些人卻是「不知不覺」!

 

在聽與說之間 慢慢接近

 

面對極端氣候、天災頻繁,我們應該怎麼做?「環境教育師資培育研習」7月15日於新店靜思堂展開,在「聽與說之間」課程中,講師林敏俐說:「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喚醒那些睡著的人,這任務很難!重要的是引起他們的動機、學員跟我們的關係、清楚對象是誰?」林敏悧帶來很多影片、圖片,讓在座的一百多位環境教育種子師資深植腦海!

 

播放《流浪者之歌》影片後,林敏悧問大家:「動的舞者引人注意;還是不動的引人注意?」學員答:「不動的。」,林敏悧接著表示,當孩子們聽課時抬頭精神奕奕,表示內容精彩;如果孩子低頭,甚至滑手機,就表示宣導內容跟活在資訊時代的孩子距離太遠。雲門舞集林懷民邀請來自喬治亞的魯斯塔維合唱團到臺灣演唱,首先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接著又唱了首大家兒時耳熟能詳的〈芳草碧連天〉,博得滿堂彩,用了三首歌鋪陳,最後才唱想要表演的歌曲。無論舞作或歌曲,都是要和聽眾拉近距離。

 

講師林俐敏帶來很多影片、圖片,為環境教育種子師資說明宣導的方法。(攝影者:陳清旺,地點:新店靜思堂,日期:2017/07/15)

林敏悧接著用一張貓咪凝視的圖片說明,當貓凝視動物時,其他感官也正在感測動物的反應,然後無聲無息,一步一步慢慢靠近。林敏悧說,宣導環保時也要慢慢引導聽眾進入核心價值,最重要的是:「眼睛看不到的,那就是核心價值!」

 

一切感受都是先從看得見的東西開始,有了想的念頭,然後起於行動,因有感動,才有行動。每個人都能說環保,只是要如何說?如何用影片、圖片說故事?

 

有一天,兒子對林敏俐說,他和爸爸常常意見不同。她拿了一張圖片給兒子看,左邊的貓咪凝視著魚缸中的魚,右邊的小朋友也專注地望著魚缸。兒子端詳了一會,終於領悟到他和爸爸的差異:「我了解了,我和爸爸觀感不同!」

 

一張圖是一隻小猩猩摟著一群小花豹,另一張是猩猩撿到相機的自拍照。在一次親子班的課程中,林敏悧用動物的圖片啟動孩子的慈悲心,問小朋友:「你們是動物的好朋友的請舉手?」所有的小朋友都舉手了。林敏悧再問:「覺得動物是食物的請舉手?」沒有一位小朋友舉手!當大家認為動物是朋友時,又怎麼會忍心將牠們視為食物?

 

林敏悧當天也播放一支心血管患者的開刀影片,執刀醫生在片中表示,因為患者常吃漢堡牛排,才會堵住了血管!或者只要用科學證明、用專家的話說明,就能慢慢帶動聽眾改變飲食習慣,願意蔬食減碳過生活。「只要多一人說環保,地球就會多一分希望。」林敏悧說道。

 

各地學員參加「環境教育師資培育研習」,學著從幕後走到幕前,開口說環保。(攝影者:陳清旺,地點:新店靜思堂,日期:2017/07/15)

用蔬食救地球 改變習慣

 

來自淡水的楊允綺思忖,做環保二十年了,一直不解為何垃圾還是越來越多!楊允綺昨天看到一則新聞,英國報導全球寶特瓶銷售速度,一分鐘高達一百萬個寶特瓶!大家都有環保概念,行為卻背道而馳,如果每人每天帶環保杯,一天就能減少三、五個寶特瓶。「希望能跟一千個人或更多人說環保,讓我們的環境更美好!」楊允綺說,開始素食時,曾遭到同事質疑,但一段時間後,也有好幾位同事一起茹素,讓她體會到,有行動就有改變。

 

從泉州來到臺灣取經的楊秀錦表示,自己不擅言詞,只會做環保不會宣導環保,從前聽人分享環保,帶動時會有壓力、恐懼感。「所以來臺灣學習宣導環保的方法,今天看到師姊用影片切入主題,回去後希望自己也可以從幕後走到幕前,帶動更多人做環保。」

 

宜蘭的楊玲春說,在環保站看到的大都是長者,製造垃圾的卻是年輕人!楊玲春覺得,宣導必須先讓年輕人減少欲望,養成不浪費的習慣,不要讓老菩薩這麼辛苦地做環保。「就像俐敏老師說的,自己做還不夠,可以用網路邀約大家盡心盡力愛護地球。」

 

素食救地球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林敏悧期待學員回到社區後,不但從自己開始帶動做環保,還能應用所學說環保,大家一起用行動緩和極端氣候,地球村才能慢慢無災無難。【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胡淑惠 新北市報導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