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是臺北市中山區聯絡處舉辦今年度首次見習志工課程。一大早,一百二十四位學員陸續報到,靜心聆聽上人開示、深入了解慈濟因緣。
灰衣小菩薩 發願做慈濟
報到處請購志工制服隊伍中,有位奶奶在幫孫子試穿、量制服尺寸,志工說:「最小尺寸的白長褲需要用訂購喔!」「阿嬤先幫你訂,下次上課就可以穿了!」奶奶說。孫子馬上就去換上灰衣,進入灰天菩薩的隊伍中。他是曾奕為,就讀國中一年級。
在中、高年齡的志工隊伍中,有這一位十多歲穿著志工服的孩子,很難不被人注意。課程中,不管是學佛行儀、還是慈濟特有的服裝規範、用齋儀軌,曾奕為都特別專注的注視著講師的舉止、威儀……
「我最有收穫的是禮佛的課」曾奕為毫不遲疑地接受心得分享邀約,他平穩地說:「因為我要當慈誠,所以要來學習,上志工課了解慈濟。」他說到,當大同區的志工以電話邀約奶奶培訓時,他就報名也要來上見習課。
去年(2013年)奶奶帶曾奕為參加歲末祝福,並送了他兩本書:《證嚴法師說故事》、《說法無量義無量》開啟了他的慈濟因緣!曾奕為下課的時間看慈濟書,和同學說證嚴上人的故事,說慈濟做的慈善,做好多事……他說:「上人做慈濟很辛苦,我要幫上人做慈濟!」

「沒想到對教科書沒甚麼興趣的孩子,竟然這麼喜歡讀慈濟的書,還喜歡背經文,也許是孩子特別有這因緣吧!」曾奕為的父親深感贊同:「做慈濟很好啊!」同時也樂見其成。
授業解惑 善知為師
見習課程中同時介紹各功能組和學員相見歡,訪視、香積、助念等功能組幹事和志工,都把握機會介紹該功能組的工作內容,招募新發意菩提。輪到人文真善美八位團隊上臺時,螢幕上播出溫馨短片,介紹文字、照相、錄影的教學和承擔的運作模式,精采專業的攝影佳作欣賞,現場十分吸睛,發揮極大的「菩薩大招生」廣告效果。
移動式的課程有三,一是「學佛行儀」,另有「用餐儀軌」、「志工服裝」示範。在服裝的示範中,學員問到如何才能當委員,主持人答覆:「努力做慈濟! 就像大家今年上志工見習課,明年再上培訓課,明年底就可以穿上旗袍,皈依上人、受證。」
「是不是要捐一百萬才穿這件旗袍呢?」有惑當問、釋疑解答的假設提問之一。「當然不是啊!」主持人郭伶玲接著說,我一個月只捐三百元 我也是受證的慈濟委員啊!」
郭伶玲進一步解釋,穿這件柔和忍辱衣(旗袍),表示想要做更多的慈濟志業,拔苦予樂。所以,善心人士捐了一百萬,並沒有這件旗袍可穿,慈濟感恩這些發大心的護持者,敬稱為「榮董」。有的志工是受證委員,又想捐百萬救濟更多苦難的眾生,所以他有雙重的身份,是委員也是榮董。
找對路 不怕路遙遠

雖然參與人醫會的活動這麼久,但是一直沒有接受志工的培訓,對很多事,只知道跟著團體儀軌做,也聽聞很多慈濟的善行,但總是片片段段的。今天終於有系統的了解,上人、常住師父、和最初跟著上人做慈濟的家庭主婦們,艱辛的走出這一條慈濟路,讓他清楚、有系統地連結以前所知道的種種,很高興有收穫。上人說:「緣深、不怕緣來的遲!」是王震宇的心情寫照。
慈濟見習志工課程,每年都為許多有心投入為人群付出,認同證嚴上人為社會拔苦理念的大眾,提供一條學習和實踐的人間菩薩道。透過有效的學習和善知識的傳承,每個人都可以在慈濟的菩薩道上發揮最大良能。正如靜思語:「找到對的路,就不怕路遙遠。」【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丁瑟琴 臺北報導 201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