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校長的話 | |
北港溪旁的希望黌宇
感謝前任李耿勳校長及原先在此服務的所有老師,震災後最辛苦的搶救資料、器材、規畫重建、尋求奧援等工作,都由他們完成了;我所接續的是已經動土開工、又是人人稱羡的慈濟「希望工程」;四級品管的工程、SRC的頂級結構體,是學習建築工程的最佳契機。因此,除了積極瞭解校務概況,更努力地請教工地主任有關工程的各種問題,希望能真正深入參與。 二○○○年九月初,B棟教室地基開挖,發現原有僅須補強的東西向兩幢平頂教室的地基、梁柱、地梁等,均損害嚴重;經慈濟基金會營建處結構技師、建築師們評估後,判定不適合以補強工程的方式保留下去;再經慈濟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師姊實地勘察後,證嚴上人惠允列入二期工程拆除重建。自此,本校列入校舍全部整體重建之列。經郭書勝建築師幾次的設計修改後,北港新校園終於有了最堅固、美觀、實用的藍圖。 重建過程中,最大的感動是慈濟人的關懷。無論是營建處的技師、委員,或是后里地區的師兄姊、映象志工、北五區松山慈誠隊們皆時時付出,不計辛勞,讓孩子們學習到服務奉獻的無私襟懷。 工程進行期間,孩子們跟著老師發揮了柔軟心的最大張力,忍受塵土飛揚之苦,在燠熱、隔音不良的教室中安心上課,也接受了暫時沒有寬敞活動場地的困擾。從重建過程中,他們體會到許許多多各界人士的關懷與付出,學會感恩慈濟人的大愛,感謝工人叔叔的辛勞等等。難得的是,雖然對於新校舍充滿期待與好奇,但聽話又乖巧的他們,從不影響工地的施工進度及安全。 雖然一些外在因素影響工程的進度,校舍還是在二○○一年十月底完工;這真是建校五十周年最珍貴的禮物。由於孩子們興奮地期盼搬新家,我們便敲定十一月六日搬遷,十七日舉辦落成啟用暨建校五十周年校慶活動。 搬進新教室那天,許多家長放下手邊工作前來幫忙,孩子們更是高興得爭先投入。這些小不點兒,竟連鋼琴都要自己搬呢! 落成大典前一天,家長、社區人士們不計成本地送來一車車的鮮花,只為了要把這美麗的校園布置得花團錦簇。他們用最具體的行動,表現出對學校重新出發的期待與感動。 對於新校舍的完成,要感謝郭書勝建築師睿智且獨到的構思,展現出一所典雅精緻的藝術精品。配合校舍後面山勢起伏而設計樓頂的高低、挑高展現宏偉空間桁架的多功能風雨教室、圓滿柔和的動線弧度,不管從哪個角度,都能有開闊而美麗的視野。寬敞實用的教室,讓窩在簡易教室兩年的孩子們驚喜不已;更讓我們欣喜的是,還能擁有十二間教師宿舍,再也不用擔心留不住老師了。 上人在落成啟用後隔天蒞校關懷。看到他欣慰的容顏,就知道他對「希望工程」投注多少心血。離去前,他更殷切叮嚀:「蓋這麼漂亮、堅固的學校交給你,硬體是完成了,教學、軟體的部分你要更用心呢!」我知道我是責無旁貸,為珍惜這般福分,我會更加全力以赴,做好分內的工作。 感謝台灣電視公司的認養、慈濟基金會的援建、郭書勝建築師的設計規畫,以及承隆營造公司、尚洋水電工程的承建;當然,還有慈濟松山慈誠隊所承擔的校園景觀工程。由於他們的付出與努力,造就這所精緻典雅的北港新校園。 還要感謝許多震後讓北港學子「學習不打烊」的單位和各界人士。期望所有北港人學習慈濟的大愛精神,北港的學子們都能心中有愛、常懷感恩。 簡玉凰
謹識 2002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