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慈濟年鑑
法 19 慎虔誠」,時時「敬天愛地」;能夠珍惜大地、尊重生命,就能讓大地 欣欣向榮,世間萬物平安。 虔誠,不是求佛保佑,而是深心發願,明是非、養悲心,調整心 態、改善環境與生態。如果人人敬天愛地、凝聚善念,以實際行動愛護 萬物,用心用愛守護環境,眾力成城,築出穩固的人心堤防,就是防範 災難的良方。 大自然有氣流——氣流不調,會引發風災水患。人心也有氣流—— 若彼此對立、爭執不休,惡氣流會帶來災禍與紛擾。我相信,人的心靈 與大自然的氣候能相互感應——只要人人心中有一股清流,有一分敬畏 天地的戒慎,真正對大自然生起尊重敬愛之心;一念善就是一分清流, 凝聚善念、發揮善行,一股股清流匯聚,就能產生「福氣」,推開災難 的氣流。 如何減緩「溫室效應」?唯有仰賴人的「心室效應」——人與人 之間以「和」相待,互助、互愛、感恩及尊重,匯聚善念、把握分秒行 善,就能締造平安與祥和。 人生最貴重的,不是金錢,而是「愛」。懂得愛、付出愛,人人互 愛,也愛大地,這世界就會很美、很溫馨;如此才是真正的防災之道。 註:舊臺中分會(今民權聯絡處)一樓通往二樓佛堂樓梯的後面,設有 上人的寮房,寮房外有上人行腳至臺中時,會客或師徒溫馨座談的地 方,慈濟志工慣稱它為「夾層」,此處亦是九二一地震後,上人決定救 災、援建等重要決策之處。 (恭錄自 2/13 與北區志工座談、 3/8 與北區志工座談、 3/11 志工早會開示、 6/26 新 竹慈濟人聯誼及溫馨座談、 8/8 與志業體主管談話、 8/19 志業會務報告、 09/20 美 國會務關懷團銷假暨心得分享、 9/28 慈濟教育志業三十周年、 9/30 志工早會開 示、 10/1 主管座談、 10/12 清修士授證前座談、 10/17 首屆清修士授證開示)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