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慈濟年鑑
43 重 對此,慈濟基金會本年度以 「防災教育年」為方向,朝「防 災教育」、「提升防災力」兩大 面向發展。「防災教育」方面,推 出「莫忘那一年」系列活動,全臺 十四個展區辦理防災教育特展或常 設展,主題除賑災回顧、校園重建 外,更著重防災教育宣導,藉由導 覽志工解說,提升民眾防災意識, 以及透過地震場景模擬、闖關遊戲 等,建立人人正確的防災觀念。 此外,慈濟第一個「防備災教 育中心」於 7 月在苗栗園區啟用, 以運用於賑災的半圓筒形簡易教室 為展示空間,分設四個展館,第一 館防災科普知識館,由中央氣象局 提供資料並指導設立,第二館防備 災動態互動體驗館,國家地震工程 研究中心提供教具,模擬地震來臨 場景,第三館防災協調運作研習教 室,可一窺慈濟志工應變災害時指 揮協調的場景,而第四館社區服務 及安置模擬教室,模擬收容所場景 並展出環保毛毯、淨斯多功能折疊 床(福慧床)等賑災急難物資。 「提升防災力」方面,則著力 跨組織防災資源的交流,以及專業 的連結與合作。慈濟基金會自 2017 年起,與健行科技大學合辦多場無 人機勘災空拍教育訓練,對內強化 志工教育訓練、檢視改善防救災機 制,也運用科技掌握災害情資。 2019 年,慈濟擴大與政府、 學術研究單位等合作,導入實用的 新科技,提升勘災、救助效率。 4 月 17 日,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簽訂「災防科技研究與應用合作協 議」,雙方合作研發的「慈濟防 災情資網」也正式發表。該情資網 整合政府氣象、水利、災害情資訊 息,並結合慈濟志工、全臺據點、 環保站、個案等基礎資料,透過 大數據平臺、運算系統,提供減災 避難之參考資訊,災難發生後其受 災區域、範圍、輕重等狀況均可呈 現,利於慈濟災防人員快速掌握受 災區內細部資訊。 7 月 2 日,再與交通部中央氣象 局簽署「防賑災氣象運用及教育推 廣合作備忘錄」,以科技、環保、 災防為主軸,共同推動災害防救與 環境保護工作。緊接著, 9 月 16 日和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簽約合作, 展開防賑災科技研究、科普教育推 廣等。 佛法云:「世間無常,國土危 脆。」災禍來臨毫無預警,災情更是 瞬息萬變,加上近來複合式災難偏 多,無人能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事,唯有平常準備萬全才能臨危不 亂、應對如常。慈濟基金會不計時間 與成本,跨組織結合專業、善用科 技,建構全球性且跨平臺的防救災合 作機制,就是為了提升防災力,災後 精準掌握情資,兼顧志工、救災人 員、鄉親每個人的安全。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