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慈濟年鑑
470 53 有更好的休憩空間。 近年來隨著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紙杯、紙餐盒等紙容器使用量 逐年攀升,進而造成紙類廢棄物的產量不斷增長,在慈濟全臺的 環保站,紙容器回收量就頗為驚人。然而,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 計,臺灣平均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飲料杯約有十五億個,其中紙杯 就占了十點七億個,但回收率卻不到百分之十;紙餐盒亦然。 其原因是回收價格不高,加上紙容器常有食物與飲料的殘渣,也 會留有濃重的異味,處理廠商必須耗費人力與成本,將 PE 膜與紙 分離,再做成再生材料;但有時因混入食物殘渣,再生材料品質 也不佳,成本效益實在不高,因此多半被直接淘汰送到焚化爐。 即使紙容器進入回收流程,到了紙工廠再製時,表面不能利用的 防水塑膠膜必須去除,成為塑膠垃圾。蔡昇倫估算紙工廠一天清 出約二百噸這類塑膠垃圾,而要如何再利用這些垃圾,也是證嚴 上人交給他的功課,當時他憶起慈濟在九二一地震過後,援建了 五十一所希望工程,為了大地能夠呼吸,地磚選用水泥連鎖磚, 於是突發奇想,嘗試將防水塑膠膜做成環保連鎖磚。 淨斯人間志業股份有 限公司團隊,研發出 廢紙容器的再生利用 方法,讓紙類垃圾的 物命不斷循環再利 用。圖片/淨斯人間 志業股份有限公司提 供 蔡昇倫耗費約兩年時間, 研發出利用廢棄紙容器塑 膠膜,再製出「淨斯福慧 環保連鎖磚」。圖片/蔡 昇倫提供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