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慈濟年鑑

492 53 邊佳蘭以往海水湛藍,有著軟白沙灘和別緻的沿岸,近年由於消 費者使用過後的塑膠製品被任意棄置,大量海洋垃圾汙染了原本 純淨的海灘。為使資源回收觀念在教育中落實,慈濟志工前往臨 海的育本華文小學分享環境保護的重要。學生看著播放的《太平 洋垃圾漩渦》災害影片,了解海上垃圾隨著洋流,已經匯聚成面 積愈來愈擴大的「垃圾帶」,這都是起因於人類過度消耗資源, 卻未能妥善處理的結果。 志工向學生提問:「請問你們願意成為環保小尖兵,一起來做環 保,維護河川海洋的生態嗎?」大家一口同聲地回答「願意」。 志工帶來「四大毒王」話劇,呼籲拒絕使用紙盤、竹筷、塑膠袋 和保麗龍,以及透過活潑又豐富的環保體驗課,讓學生親自感受 廢棄物對人類生活和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 在別出心裁的「海洋垃圾」體驗活動中,學生於一條掛滿鋁罐、 吸管、寶特瓶、塑膠袋等各式各樣垃圾的漁網內穿梭,才短短五 分鐘,就體會到魚類被海洋垃圾侵襲的不適感。學生林愷豐表 示,因為垃圾集中在一起,感覺很混亂,而且鋁罐敲得頭很痛; 體驗的學生紛紛表示不喜歡這種混亂髒臭的環境,會提醒家人、 朋友不要隨意丟棄垃圾、減少塑膠與一次性產品的使用。 馬來西亞邊佳蘭四灣村育本 華文小學的學生扮演海洋生 物,在慈濟志工懸掛各式廢 棄物的拉高漁網中游走,感 受被垃圾漩渦包覆的不適 感。攝影/湯禮康 慈濟志工設計一項搶救溪河 的遊戲,在地面規劃出河 道,再鋪滿廢報紙、塑膠 袋、鐵鋁罐等廢棄用品,請 學生們想方法清理垃圾,然 後將之進行分類。攝影/葉 素晶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