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慈濟年鑑
法 21 人類在浩瀚宇宙星河裡是非常渺小的,一般人總是只為明天的明 天、下個月的下個月,這樣生活著,以為生來人間理所當然,沒有去體 會人間的真理。 其實,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臺灣光復後,社會一直很祥和,士農 工商完整,農業發達,工商發展,大家的生活很好過。不過,天下間任 何一個國家,再富有、再強盛同樣有貧富貴賤,都有善惡的距離,這就 叫做「人間」。 現在科技很發達,人手一支手機,三餐要求色香味俱全,生活追求 享受,不斷買賣消費,同時也耗損地球珍貴的資源,造成現在污染問題 嚴重。 佛陀說,在大自然的境界裡是「一切眾生共之」,不僅是人類, 是無數計量的不同生命共存,所以教育我們若懂得愛護眾生,那就是大 善、大富、大貴者。有善心的人最富裕,因為他有善念、不貪、有愛, 所以他的心充滿了滿足,生活可以過得很簡單,衣物能保暖就足夠,日 常生活有飯菜吃得飽即滿足。 生活在這個世間,事事樣樣都能滿足,就是善,善哉!最大的善, 那一分愛就是疼惜,愛惜眾生萬物命,疼惜一切資源,知道什麼動作能 有益社會人間,點滴會合起來,就能造福天下。 我們學佛應該要有起點,若方向正確才可以到盡頭,盡頭就是我們 依這個道要走的路。《法華經》也是這樣說,「化城」與「寶處」,我 們要追求的是寶處,真的很豐富,可以找到我們內心真如本性;真如是 無限量的寶藏,就是智慧。 無限量的寶藏是在我們自己,那為何還要向外求呢?要求的只是給 我們道理,給我們正確的方向,從此走去無偏差,才能一路精進直達目 地的。 現在的我也是在「化城」,離真正的「寶處」還很遠,所以我還 是要生生世世,不斷一站站的化城去認識,才有辦法真正到達真實的寶 處。老實說,以師父現在的年齡,還是要等到來生,我只有一個期待, 回目錄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