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慈濟年鑑

26 56 家都是吃盡苦頭,我會調整他們行住坐臥的儀規,到他們身邊,把他的 身體扶正,要他把腳盤好。 一開始的這群弟子,我都是親自訓練,他們現在有的比我年長,有 的已經不在了,是我永遠看不到的弟子。但是,我肯定他們先我而去、 已承願再來,因為我們師徒有約,生生世世,會再來幫我鋪路。 「靜思法脈」是來自於佛陀開示,師父定下靜思的法脈精神,需要 代代相傳,永遠生生不息,這是「為佛教」。 佛陀的智慧是遍虛空法界,毫無邊際,難以計量;佛陀的心量很開 闊,他的思想、觀念與智慧,總是不斷的代代延續下去。我對佛陀精神 的體悟是如此。 佛教要在人間傳承,就要有僧眾,而且是和合僧。靜思法脈有一群 跟隨我、現出家相的常住眾,也有清修士的制度,便於融入人群做事、 與人溝通。 慈濟成立初期,上人帶領弟子們自力更生,嚴格教導其品德行儀。左起德融、 德慈師父,以及德昭、德恩、德仰師父。圖片/花蓮本會提供 回目錄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