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慈濟年鑑

28 56 「靜思法脈勤行道」,我們修行不是要獨善其身,而是要為佛教 而現出家相,就是要弘揚佛法。要弘揚佛法一定要走入人群,與不同的 人接觸,才能知道自己的心量有多大;生命的價值不是只靠自己評估, 也要有其他人作見證。慧命和健康則要靠自己照顧,在生活中與人互動 要合和互協,彼此關懷、問候,「感恩、尊重、愛」,這五個字若做得 到,就是真修行者。 ▍ 慈濟宗門 以事度眾 「慈濟宗門」就是為人群社會,救度眾生不分宗教、種族與國籍, 所以是「為眾生」。 佛陀出現人間,就是為了要度化眾生、救濟眾生。我們人,只是眾 生中的一類而已,叫做「眾」;如果寫簡單的中國字,三個「人」合起 來叫做「众」。所以說,三個以上就是叫做「眾」。 天下苦難人偏多,我們一個人無法做,少數人也做不起,多數人, 所以叫做「眾人成就」;共行菩薩道,共同開啟菩薩的大門,菩薩的大 道,為未來的人開,也是為自己開、來鋪路。 佛陀的時代,印度就有九十多種宗教,很雜,有的是帶火修行,有 的是裸身修行,總是各形各色。佛陀是取中道,為教菩薩法而來人間。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天天在看國際新聞,天下苦難偏多,山 河突然變色,人生幻化無常,我們既然身為佛弟子,就要為人間負起責 任,看得到、聽得到的,總是要身體力行,將我們的力量伸過去,拔苦 人間苦難。這是我對慈濟人最大的期待。 師父常常告訴大家,人不能只為生活而工作,要為工作而生活;我 們的生命要活下去,不是為了賺錢享受才要努力工作,尤其我們的工作 不是為了營利,是要提升生命的價值而去工作,我們的生命價值無法靠 金錢衡量,而是無量、無價,這是所有靜思弟子都要學習的一門課,認 清自己的生命的價值。 回目錄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