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慈濟年鑑
15 法 沒有人生正確的方向。真正學佛者,在接觸佛法後,原本是原地踏步、 沒有方向,但慢慢理解法的道理後,立定決心,撥除種種煩惱,篤定人 生方向,就要勇敢跨步。 菩薩道要怎麼走?要學。而要學就要走,身體力行、步步踏實,邊 學邊做,有跨步、有付出、有捨棄,成就別人,慢慢地變成付出無所求, 心態上有了轉變,自然會做到忘我;行菩薩道,才有辦法真正體會到人 間的疾苦,才能看到「三理四相」的真理。 「學」,對我們修行人來說,叫做學道,學道就要行道,行道才能 夠見道。世間的知識很多,聽了道理要真正受用,才能見道。就像老師 教學生,學生到底有沒有把老師的教導聽入心,能不能受用,就看他們 出社會以後,有怎麼樣的人生,對社會有沒有貢獻。 「學者,覺也」,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麼,這叫悟道;悟道要見道, 知道這條路如何行,才能夠真正覺道。 我們要用心求教、學法,求與學,叫做求學,求學什麼?一條覺道, 讓我們的心與覺道間能通透無障礙,心可以包太虛,也可以入毫芒。毫 芒,就是種子之中的基因,基因確實存在,但是卻解剖不出什麼東西來, 這就是「真空妙有」,這叫做真理。 真理要靠信心,《無量義經》是《法華經》的精髓,教菩薩法,行 菩薩道,也是成佛之道。從《法華經》可以了解佛陀的路是如何走出來 的,在《無量義經》裡,真正要好好用心下功夫。而這《無量義經》在 哪裡?人人有個靈山塔,近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最簡單,就是真實道; 複雜了,就是無明,在無明中求真理,只會愈求愈無明,所以求學向法, 一定要用單純、簡單的赤子之心。 修行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要投入人群,有做有得,不做不得,不經 一事,不長一智。菩薩道是生生世世,不是今生此世,要看到真實的道 理,在人間這條路上就要腳踏實地,不斷行在這條路上,一直到「見」 道,清清楚楚。 回目錄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I2M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