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靜思精舍讀書會導讀「懺悔業障」,聽完導讀及分享後,小組時間同仁們以「如何改變心業?」為主題進行討論。「要多結好緣!」聽到同仁分享「討厭一個人,是日積月累的」、「要對一個同事微笑,好難」的感受,楊雅甯則以一個親身經驗分享……
垃圾圍城 反觀自省
花蓮靜思精舍每週一次同仁讀書會,本次由宗教處黃海祥導讀「懺悔業障」,他開場即說:「非常開心有這個機會來分享,先說明我並沒有『賄賂』精進培訓室宣傳讀書會喔!」讓大家回想起早上的邀約行動,引來一陣歡笑。現場四十七位同仁、志工,其中就有幾位是第一次參加,另外還有趁著暑假回來精舍的慈青、慈少或同仁的孩子,也來學習。
全體靜心唱誦當天的歌詞後,海祥說明「業障」:「業,在國語辭典上就是跟生活、經營有關的事情,例如:作業、農業等;在佛經上,『業』就是『纏縛』的意思。」接著透過上人開示影片,以及俞秀才遇灶神等故事影片,提醒要重視「因緣果報」,也強調要用「智慧」轉業力。
「大家猜猜這張北京空拍照片,外面的褐色點點是什麼?」宗教處陳瑩芝在「法入行」的分享中,帶同仁們看看不一樣的北京。在當地攝影師王久良於鏡頭的捕捉下,這褐色點點就是一區一區的垃圾場,另一張照片則看見瀰漫著臭味、煙塵的垃圾場內,居然還有拾荒者、羊群在覓食、找東西,試著對照北京故宮、鳥巢等繁華的城市中心,周圍這些「垃圾圍城」的景象令人驚奇,也不勝唏噓!

假裝沒聽見 當下後悔
小組時間,題目是「上人說『心業不改業難消』,我們如何改變心業?」看到這個問題,資訊處林瀧誌說,其實一個人要改變長久以來的心念並不簡單,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良善的環境,就成功一半了,另一半則靠自己努力維繫。
輪到資訊處同仁林宗興分享時,他反問其他同仁:「其實我們現在都懂得什麼是『業』,可是要怎麼樣去克服它?怎麼做?」劉家芸回饋:「心先靜下來很重要。」她回想去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承擔工作人員,在連日忙碌下,其實自己的心根本沒有「入經藏」,所以面對問題或境界,把心先靜定下來,好好面對,是首要的方法。
聽到同仁分享「討厭一個人,是日積月累的」、「要對一個同事微笑,好難」的感受,宗教處同仁楊雅甯則以一個親身經驗分享──以前就職一家公司時,因為公司內有兩組人馬搞派系,兩方都想拉攏當時擔任三個部門經理的雅甯,但雅甯不選邊站,堅持盡好自己的本分,卻被其中一方人馬扯後腿,當下令雅甯非常生氣,後來就辭職了。
某次在大賣場,雅甯推著購物手推車,看到那個當初扯她後腿的人,心中還是難以平息那把怒火,趕緊轉身躲得遠遠的。沒想到,就在手扶梯上,後面傳來一聲「楊經理!」,雅甯聽到後知道是那個曾經害她的人,心想「他不是叫我!他不是叫我!」便假裝拿出手機講電話,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回到停車場,一上車就後悔了!」雅甯跟現場的同仁們說,那時自己已經在做慈濟了,知道因果,但「我為什麼不去化解掉?他都輕聲地說了一聲『楊經理』,我為什麼沒辦法回過頭去say hello?」雅甯又說,如果以後有討厭的人,其實都要主動跟他打招呼,想辦法化解掉。最後,她跟宗興師兄分享:「你要直接去面對,然後化解掉,會是最好的辦法囉!」
經歷不同 感受大不同

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能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及想法。轉念、轉業,確實非一朝一夕能達成的事,然而透過讀書會,時常分享各自的故事,彼此借鏡,也互相勉勵!【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郭乃禎 花蓮靜思精舍報導 2012/07/18)
近期相關文章:
- 2012年08月09日02:53 - 今天忘了要吃素 怎麼辦?
- 2012年08月09日02:36 - 聖筊! 神明說不要燒紙錢
- 2012年07月26日02:34 - 效法粉紅豬 再難也要讀書
- 2012年07月25日02:02 - 演繹現新貌 法海合齊湧動
- 2012年07月23日00:06 - 震撼與力道 經偈印心蹈行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07月15日02:33 - 終於說出口 男兒擁母淚灑
- 2012年07月11日05:58 - 零落到整齊 小螞蟻聚靈山
- 2012年07月10日01:46 - 年輕人讚起來 掌舵不偏航
- 2012年07月10日01:41 - 抓老鼠換榮譽假 真立功?
- 2012年07月09日05:57 - 牌友變書友 翻書比翻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