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業有三應知懺
繼2012年《法譬如水》入經藏共修後,士林社區有七十四位志工於2013年1月21日晚上開始恢復《法譬如水》入經藏共修。
「法入心」由陳怡伶師姊承擔導讀「意業三毒造」。意業有三:一是慳貪吝施捨,二是瞋恚易動怒,三是癡闇誤迷途,貪瞋癡闇稱三毒,令諸眾生受苦楚……既受苦楚,如何擺脫呢?「貪」的對治法就是「捨」,捨離人我是非、捨離欲樂的境界,除了捨去身外財、利、名,還要能捨去前一分鐘的煩惱。
瞋似野火燒林木,能把慧命盡燒枯,若能以歡喜、輕安的心境去付出,即不受瞋怨所縛。而在貪瞋癡人心「三毒」中,以「癡」最嚴重,能助長瞋心貪念的毒害,造作無量罪業,如何對治「癡闇」呢?證嚴上人教導若能運用智慧來處理,則癡心自然會消除。
陳怡伶以日本的複合式災難為例,敘述2011年親自前往日本震災時,體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四大假和無不歸於空的道理。她說,無不都是來自殺生、貪念所造成。又舉五年多吃掉一千餘隻兔肉,只為一張漂亮的臉,造成罹患怪病的漳州志工故事,這也是貪癡所致。
從煩惱意業生的分享,進而了解意業三毒造,可見,意念是造物主,提醒人人要有正確的觀念,勿讓三毒入侵。
三毒俱足今懺悔
慈濟志工吳嘉博上臺分享親身經歷往昔所造「貪瞋癡」的後果。臺灣俗語話:「少年袂曉想,吃老導不像樣」(年輕不學好,老來問題多),吳嘉博家住嘉義縣梅山鄉,梅山種植許多檳榔樹,檳榔產量在台灣排第一名,當地吃檳榔的人口比率高,他說:「很不幸,我也是紅唇族的一份子。」

他語重心長告訴大家,這就是犯貪,一定要戒吃檳榔,免遺留後患,後悔莫及。還好在2006年開始參加慈濟的見習、培訓行列,從此戒掉檳榔、菸和酒。
吃檳榔有個壞處,檳榔汁常會噴在衣服上,很難清洗;吳嘉博不僅不聽太太江玲珠的勸告,還嫌她「碎碎念!」一氣之下,吳嘉博就往外跑去喝洒;回家不僅不懂得反省,還大鬧一場。
吳嘉博說,這就是犯瞋。瞋恚家庭起風波,現在吳嘉博認真做慈濟,已去瞋不恚,家和萬事興,一家和樂。
愚痴害自己,也害別人,吳嘉博有一個怪思想,逢人便說「吃檳榔好處多,可以清潔牙齒、提神醒腦、還可以健胃整腸……」,以前還大言不慚說是幫農民推銷,增加農民收入。
他說,這就是犯癡。吳嘉博回想當初錯誤觀念,現場向他的家人和所有的法親發露懺悔,在眾人面前發願「 做上人的眼、手和腳,紀錄慈濟的大藏經,加強宣導慈濟的環保理念,淨化人心,祥和社會。」
聽上人話 獲得新生
吳嘉博的分享,獲得大眾熱烈的掌聲與祝福,太太江玲珠還上臺「補充說明」,吳嘉博除了剛才表白所犯的壞習慣之外,以前在外應酬從來不打電話回家告知一聲,害得家人苦等、擔心,最讓人受不了,還好,他終於進來慈濟,也改掉過去的不良習性,期盼他更加精進,也祝福他身體早日恢復健康。
練習手語後,賴貴英師姊劈頭追問著:「嘉博師兄,人不可貌相,看不出你以前也是『粗魯人』,照你剛才所講的,因何你改變會這麼大?」。
「是因為後來加入慈濟,認真聽上人的法,才改變啦!上人說:『壞習慣要改就馬上改,慢慢改,不如不改。』」吳嘉博現在已經擺脫惡習,自在多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嘉博 臺北市報導 2013/01/21)
近期相關文章:
- 2013年02月18日00:40 - 「看見」事實? 純心不疑
歷史相關文章:
- 2013年01月08日07:10 - 阿修羅轉念 化解家庭戾氣
- 2013年01月03日01:47 - 爭個理字 真能走遍天下?
- 2012年11月08日03:37 - 青年淚告白 那一步的偏差
- 2012年10月22日06:31 - 理深情就薄 留機會給自己
- 2012年10月18日08:59 - 戰勝自卑 三次退轉成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