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遺忘的 台灣老朋友】
你看過牛跟人撒嬌嗎? 你知道牛除了吃草,還會吃什麼嗎?
八歲就幫忙養牛的江文煌,為何說:「牛像狗」?
幼時為補貼家計的林月華,幫忙放牛吃草,為什麼說:「牛有靈性,是朋友」?
花蓮光復糖廠拉牛車的陳權利,為何一提到水牛「阿美」就哽咽?
早期農業時代,牛用一生的勞力成就台灣這塊土地,他是台灣人的圖騰,代表溫馴、耿直、本土、勤勞,反映了台灣人的民族性,然而自民國60年引進耕牛後,耕牛大批淪為肉牛。
曾經,那刻苦耐勞,引領台灣成就稻蔗王國的腳步聲,停頓在耕耘機的輪胎下。冰冷的機器,取代過去溫暖的記憶。
台灣人忘了,在最艱困的時刻,牛用精神和體力,陪伴我們走過殖民時期,曾經有過的風風雨雨。
但,如今,我們錯過了什麼?又遺忘了什麼?
近期相關文章:
- 2013年01月20日00:00 - 20130120 環保愛地球 & 志為人文 - 夫妻攜手紀錄真善美
- 2013年01月13日00:00 - 20130113 廈門冬令發放 & 志為人文 - 林榮標師兄
- 2013年01月06日00:00 - 20130106【 2012 慈濟大藏經 - 下 】
- 2012年12月30日00:00 - 20121230 【 2012 慈濟大藏經 - 上 】
- 2012年12月23日00:00 - 20121223 植物醫院 & 志為人文 - 黃明麗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12月09日00:00 - 20121209 新芽萌愛
- 2012年12月02日00:00 - 20121202 對的事,做就對了- 溫柔細緻的青年力
- 2012年11月25日00:00 - 20121125 志為人文 - 鄧寶珠 & 蔡秋對
- 2012年11月18日00:00 - 20121118 玉里國小少棒隊 & 人文真善美志工 - 李承泰師兄
- 2012年11月11日00:00 - 20121111 志為人文 - 林宜龍 & 張阿英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