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明正說起和慈濟接觸的因緣,一切都因兒子的牽引。他說:「幾年前,兒子經醫生鑑定是注意力不集中有學習障礙,轉了幾所小學。最後校方建議我把兒子送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但怕兒子無形中被貼上標籤,一直不願意送他去。直到有因緣來到臺南慈濟小學就讀,也就和慈濟越走越近。」
火爆浪子 笑容變多了
接觸到慈濟後,鄭明正很神奇地改變了火爆浪子的個性。他坦承:「未加入慈濟前,我的脾氣很不好,家裡我最大,說了就算數,大家都要依我。」
鄭明正以前是做南北貨起家,全省走透透,也為了賺錢交際應酬,種種惡習樣樣有。說到過去,他一臉悔悟:「惡習越多就越以為是老大,講話越大聲才覺得越有面子,比酒量比拳頭還比牌技,過著顛倒的人生。」
脾氣暴躁也影響到了女兒,「看到女兒發脾氣失控的樣子,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讓我感到害怕。」明正偶爾想起之前的壞模樣,仍心有餘悸。
太太陳燕鈴回想過往也不禁寒顫:「師兄還沒入慈濟前很兇,我不可以和他平起平坐,他站著我要後退一步,他說一我們就要舉一反三,動作要快,否則他就開始口出惡言,也會動手打小孩。」
女兒鄭靖翰感受到爸爸的改變,很慶幸地說:「爸爸進了慈濟以後改變很多,我敢適時表達意見,因為他的笑容變多了。」

做環保回收 縮小自己
鄭明正跑南北貨的生意漸漸沒落後,開始承包一處黃昏市場的清潔工作。太陽西下,傍晚時分熙熙攘攘的人潮,將市場走道擠得水洩不通,攤販商的叫賣聲震耳欲聾。接近晚上八點人潮才漸稀落,擺攤販者開始收拾未售完的產品,生鮮蔬菜、時髦衣服、鍋碗瓢盆,……琳瑯滿目。留下一堆髒亂的殘局,待明正一家人打掃清潔。
每天晚上八點三十分天黑黑,菜市場僅剩幾盞燈的光亮,明正帶著太太、女兒三人捲起褲管、戴起手套、口罩,彎下腰開始工作。如常一樣他會先將可回收的資源聚集起來,並當場做初步分類,再載回環保站。幾個熟悉的身影,常引起一些攤販商的好奇,他們也偶爾會跟著一起做。
攤販商問明正:「為什麼你們一家人能做得這麼和樂?」 明正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我們都有接觸上人的法和精神,你也可以多看看大愛臺,《菩提禪心》是歌仔戲,很容易看得懂。」黃昏市場成為明正每天募心募款的道場,也是傳遞慈濟訊息的地方,他希望接引更多的人間菩薩來做慈濟。
自從到臺南北區和緯環保站做環保回收後,明正除了更懂得愛惜地球資源外,也意外地回收了自己的心。他曾經因習性未改,總愛以自己意見為最大,而融入不了團體。但常常跑環保站後,漸漸有了體悟:「因為我先拒人於門外,但是大家還是不斷的繼續關懷我,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我開始學會要縮小自己,嘗試接納別人的意見。」
經藏演繹 家人心合和
參與歲末祝福入經藏演繹,明正和一群新發意菩薩在舞臺上大聲地唱誦經文:「語業有四如刀刃,刀刀見血能傷人,第一語業是惡口,粗言鄙語最難忍,惡口傷人語似針, 或怨天地訶鬼神……」句句經文都唱到明正的心底深處,讓他深深地懺悔。
女兒靖翰則和太太燕鈴比鄰而坐,在一片廣闊的法海區裡和臺上相呼應,隨著經文旋律迴盪,身形完全融入其中,整體展現莊嚴合齊之美,充滿道氣。此時此刻一家人藉由經文唱誦將心彼此融合一起,也與慈濟大家庭的家人歡喜齊聚一堂。
明正主動邀約太太與女兒一起入經藏,他說:「太太是第一次比手語,手語圖完全看不懂。我們每天都騰出一個鐘頭,三個人一起練,靖翰手語學得快,就慢慢地教會她。她們是妙手,我是妙音,一邊練習一邊互相呼應。每句經文都在提醒我要修正自己,反省自己。」

兒子目前已升上慈濟高中國中部三年級,馬上就要高中基測,明正希望兒子可以考上高中部,繼續直升;靖翰連續幾年都在親子成長班擔任隊輔,學習很多,也變得較貼心懂事。明正今(2012)年受證慈誠了,接著是太太要參與委員培訓,一起走入菩薩道,承擔慈濟事。
一家人因加入慈濟,行在菩薩道,有了共同的方向,彼此的感情更融洽,全家顯得一團和樂。【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香秀、蘇慧智 臺南報導 2012/12/09)
近期相關文章:
- 2013年01月05日01:47 - 百用博士 震撼教育得真智
- 2013年01月04日01:27 - 負氣12年 逆子踏上回家路
- 2013年01月02日01:13 - 捨屠刀 豬肉商改行臭豆腐
- 2013年01月01日02:48 - 不跑江湖 泡壺好茶陪家人
- 2012年12月29日03:01 - 女老闆的幸福 轉個彎就到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12月22日03:09 - 只選唯一 從地獄走到天堂
- 2012年12月18日02:05 - 無常過招 什麼讓她變勇敢
- 2012年12月16日00:19 - 這懺悔 讓我等了三十五年
- 2012年12月14日21:32 - 四歲外孫 教阿嬤如何做人
- 2012年12月14日13:53 - 股市賠千萬 轉念心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