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記上人叮嚀
陳媽媽的先生十年前因小腦萎縮症往生,沒想到三個孩子也接連發病,由她獨自照顧;親朋好友間早已沒有聯絡,悲苦絕望的心,直到慈濟志工上門來,才有了紓解。
林玉秀看到正值壯年的孩子們,靈魂被禁錮在逐漸僵硬的身體,很是心疼;也不捨陳媽媽為照顧三個孩子,幾乎封閉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每次來到陳家,林玉秀都會跟她多聊聊,有時和她分享訪視的故事,開解她的心結。
老二阿凱見到林玉秀,雖然無法用言語表達,但總是笑著一張臉,彷彿最期待的阿嬤來探望他了。林玉秀說:「每次見到阿凱笑,就覺得見到世界上最美的笑容。」
擔任慈濟訪視志工二十多年,林玉秀謹記在心的是上人的叮嚀:「把個案照顧好。」然而簡單的一句話,做起來卻不簡單,她總是像個媽媽,走進個案家就開始設想這個家的需要;又像個朋友,給予個案最適切的陪伴;有時又像個奶奶,半哄半鼓勵地讓案家正青春叛逆的孩子,能回到正途。
「現在的生活比從前忙多了。」中年加入慈濟後,林玉秀決心結束打拚多時的製鞋事業;曾經的商場女強人,在經歷人生風浪後,感受到成天追逐金錢不如回歸恬淡生活,把握能付出的日子,更是幸福。

把個案當家人照顧
結束經營了三十年的鞋廠,她投入訪視濟貧,並將之視為本分事,從中也體認到,以前雖然會幫助員工,卻比不上由一個團隊助人來得有方向、有力量。
「以前,我認為自己是女強人,這間工廠如果沒有我,看你們怎麼做。」林玉秀說,這樣傲慢的心態一直是自己的標誌,直到聽到上人說:「每天都要感恩身邊這個人,如果沒有他的支持包容,你怎麼做得如此好?」林玉秀才想到,原來一切都是先生包容我,不管我做得好或不好,都讓我去發揮。
林玉秀既不會騎機車,也不會開車,投入訪視後,往往都是先生開車載她上山下海看個案,沒有一句怨言;林玉秀十分感恩,也逐漸改變自己的脾氣,對先生說話不再大小聲,反而改口對他說:「輔導爸爸,這件事需要您的『輔導』,快請您來幫忙!」連森鑫笑說:「上人對症下藥,改變了你啊!」
七十七歲的林玉秀,依舊有著開工廠時的那股衝勁,然而這些活力與精力現在都用在陪伴個案家庭,她總是記得那一句上人的叮嚀:「要把案家照顧好。」
(文:邱如蓮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73期)
近期相關文章:
- 2014年09月20日03:37 - 發揮巧智 不讓飯菜變廚餘
- 2014年09月15日01:57 - 水窖加泵浦 創意省本多利
- 2014年09月07日01:04 - 不怕身劇痛 敲鍵盤找菩薩
- 2014年09月05日23:56 - 行入苦難處 看見人生希望
- 2014年09月02日02:45 - 國寶級阿嬤 不被無常打敗
歷史相關文章:
- 2014年08月30日02:42 - 小小觀景窗 看出真善美
- 2014年08月26日03:24 - 貧苦淬鍊 俱足理性與感性
- 2014年08月25日02:01 - 圓夢 願做上人理想的人才
- 2014年08月20日03:07 - 阿爸出國蓋教室 告別3C
- 2014年08月14日01:56 - 當聽話弟子 解30年痛風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