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累家人 判入窮籍
中二輟學進入社會,以謀取錢財作為人生目標的張符罱,因受不了外界的誘惑,染上賭博的惡習,以消磨夜晚的休閒時光。爾後,應哥哥的邀約到檳城為事業打拼,再次讓他陷入了迷己逐物的日子裡。
「緊盯螢幕的那一刻,因為抽離不了而越陷越深,拿起電話就高額下注,是否有能力償還已經不在我們的考量之中。直到離開螢幕,才驚覺債務已經累積到我們無法承擔的局面,心裡的恐慌頓時直襲大腦,攀升的債務一步步地把我們推向不歸路,望向門外居高臨下的樓層,我和哥哥相對無語,差一點就……」
雖已事過境遷,但心靈卻無法平伏。糾纏不清的業力和折磨,更讓他飽嘗苦果。為償還債務,他還錯把家人對他的寬容,當成理所當然的救贖,以致連累父母和家人都被判入窮籍,姐姐也因為要籌錢幫他,婚姻也亮起了紅燈。

接觸經藏 發露懺悔
懸崖勒馬的張符罱,除了懺悔自己的貪念與癡迷之外,他還要忠告和自己一樣,在人生路上走偏了的沉淪心靈,希望他們早日回頭是岸。
「空有懺悔心,卻不誠心造懺,這是我心緒久久不能平復的主因。雖然在菩薩道上自稱修行,卻沒有真正去重視因緣果報,讓罪業從因緣而生。這一次入《法譬如水》經藏演繹,才真正啟發了我在眾人面前懺悔的因緣,希望能以三昧法水洗去我們累劫的心裡塵垢,回歸清淨本性。」
繼2010年入經藏演繹《無量義經》音樂手語劇,牽引了他對佛陀教誨以及經文的認知之後,2011年,因應上人呼籲大家要啟發悲心,發露懺悔,他開始接觸《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試圖瞭解悟達國師為世人造懺的意涵。經懺文「是故今日發露懺悔,不復覆藏」如當頭棒喝般,再一次打開張符罱的心門,讓他更堅定要懺悔滌心,踏實做人,不讓雜念輕易浮現,將惡因和惡緣隔離,顯現自性的光明。
賣嫁妝解 燃眉之急
來自優渥家庭,不曾面對金錢和生活壓力的陳俐杉,因順遂的家境讓她無從體會正確的人生觀。和張符罱在哥哥的工廠認識之後,一段交織著命運與現實磨難的心路歷程,在他們倆沉淪的歲月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記得那一次他(未婚前)從檳城來電,說要一筆錢應急,叫我幫忙想辦法。那時候我身上沒這麼多錢,又想到自己從小到大的運氣都是那麼好,不作二想,我就獨自開車去賭場試一試自己的運氣。很幸運的,我贏了一筆。」
之後,陳俐杉陸陸續續去了好幾趟,收穫豐碩,也讓她深信自己的好運會一直跟著她。毫無預警地,她開始越陷越深,從最初的賭桌轉移到網路上,從婚前賭到婚後,她還是繼續沉迷網路賭博!信用卡一張張透支,直到十一張全部都刷到超出限額。為了還債,她向家人借錢,抵押變賣嫁妝,這包括一間屋子和一輛車。這一切後續,已超越了當初幫助符罱一解燃眉之急的用意。
了知業報 莫墜三途
戳破這樣的迷障,皆因貪念和癡迷造就了他們過去的惡緣惡業。輾轉了多年,心力交瘁的夫妻倆因為無法承受債臺高築的心理負擔,而開始思索未來的人生方向。

「我們不能夠再這樣把辛苦掙來的錢都賭掉,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利用在正途上。」反轉追逐金錢的遊戲到被債務糾纏的人生際遇,導正了張符罱的價值觀,同時也喚醒了俐杉因貪念而迷失的心靈。
懺悔失信於家人,懺悔過去的驕縱。一如經文「我今一一悉懺悔,遠離諸業莫沉淪……,臨財不戒起貪心,不慚不愧無悔心……」字字句句敲打在他們的心頭上。於此,他們發願要廣結善緣,不造惡業,遠離被金錢奴役的日子。深入研讀《法譬如水》懺文和經藏演繹,讓張符罱和陳俐杉找到了心靈驛站之餘,也圓滿了人生的缺角。
2011年,他們相約在臺灣慈濟受證並回到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牽手「回家」的人生路上,就如證嚴上人賜予符罱及俐杉的法號「濟理」和「慈會」,是他們領悟道「理」,體「會」心得之後的逆增上緣。走過逆境,迎向坦途,他們能夠繼續以「理」相「會」,攜手縫合家的未來。
(整理報導:孫福全、林麗珍 本文摘自:馬來西亞《慈濟世界》146期)
近期相關文章:
- 2013年02月26日02:17 - 不再近鄉情怯 慈青再出發
- 2013年02月25日01:17 - 再愛都會離去 何必捨不得
- 2013年02月22日01:05 - 家窮想賺大錢 求財要有道
- 2013年02月21日01:32 - 觀世音救命 浪子驚改惡習
- 2013年02月07日02:08 - 眼盲心晶亮 慈濟教我勇敢
歷史相關文章:
- 2013年01月09日01:39 - 錦鯉有願 12年逐戶募慈濟
- 2012年12月23日00:18 - 母女終回溫 靜思語救她命
- 2012年12月22日00:58 - 沙哈達的愛 獲推薦孝悌獎
- 2012年12月21日02:03 - 小慈悅家的「吉祥三寶」
- 2012年12月09日04:32 - 月刊讀八年 方知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