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愛電視臺「現代心素派」節目主持人譚艾珍,7月9日於桃園靜思書軒,與大家分享茹素24年來的健康經驗,並以照顧健康與保護環境為由,邀請大家一起吃素為地球節能減碳,極力推廣素食的好處。
眾生皆平等 別將動物變食物
臺灣素食不僅有蔬菜、水果,還有豆類製成的各式素肉食品,將素食料理做得更精緻。連日本NHK電視臺也對臺灣的素食文化備感興趣,特地遠道而來拍攝「臺灣素食特輯」,並將臺式蔬食稱為「臺灣的精進料理」,希望能將蔬食推廣至日本。
身為基督徒的譚艾珍,當時不曾聽聞佛教,但非常愛護動物的她,早在24年前與先生在山區租下廣大的茶園空地,蓋建成鐵皮屋,收養了60多隻流浪狗及各種動物。在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即使是動物

從收養動物的過程中,譚艾珍更是體會到眾生皆平等的觀念,從此對肉食無法下嚥,更因不忍傷害動物而開始茹素。同時也呼籲大家長養慈悲心,別將「動物」當「食物」。
臺灣為素食寶島 珍奇蔬果選擇多
譚艾珍特別分享:「能吃素的地方是很有福報的地方,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沒有吃素的環境,像是愛斯基摩人因蔬果取得不易,為了生存只能吃獵物。我們很幸福能生活在臺灣這塊寶島上,環境不是影響我們是否茹素的主要原因,而是自己的選擇。」她引述證嚴上人的開示:「說吃素會不營養、不健康,其實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吃肉上癮』,口欲無法斷除。」
螢幕上播著譚艾珍在臺灣各地採訪的照片,無論是白、綠相間的山苦瓜、寶石色彩的菇類及世界唯一的花生芽菜等,每一種珍奇的蔬菜水果,都是種植者滿滿的愛心與創意的結晶。譚艾珍希望透過影片讓聽眾知道,臺灣有著豐富的鮮蔬食材可以選擇,與許多國家相較,是一個相當好的素食環境。
茹素不造業 廣結眾生緣
譚艾珍也邀請了笑容可掬的孫曾玉英阿嬤與大家分享,阿嬤說:「30歲開始吃素,今年已經92歲了。吃素不但

因常看大愛臺「現代心素派」節目,而開啟全家茹素的因緣,吳雪梅分享此次的收獲,從譚艾珍的講述,才知道臺灣島內有這麼好的素食環境。素食不必遠求,不用進口食材,也可避免運輸所造成的碳足跡,因此她表示願意吃素,為減緩溫室效應盡一份心力。
從美國回來臺灣,在講座中勤作筆記的孫錦蓮,也見證茹素的改變。因為生病而體認到過往為了滿足口欲而造業。如今改變了飲食習慣,選擇吃素,身體也變好了,她表示將繼續茹素,與眾生廣結善緣。
透過講座的分享,譚艾珍呼籲更多人響應蔬食的好生活,「一日一素」就從重點晚餐開始,跳脫宗教意識的說詞,讓素食培養慈悲心,人人選擇適合自己健康的蔬食飲食習慣,如此就能「吃素不嚴肅,蔬食最舒適」。【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謝佳恬、徐珮珊 桃園報導 2011/07/09)
近期相關文章:
- 2011年08月29日07:06 - Go Vege Go 澳洲慈青上菜
- 2011年08月26日09:26 - 素食 從經文相遇那刻開始
- 2011年08月23日01:58 - 走過鬼門關 說健康好好
- 2011年08月20日09:02 - 五色素便當 基署醫護好愛
- 2011年07月25日03:18 - 遠離塑化劑的最佳方法
歷史相關文章:
- 2011年06月30日02:52 - 豆腐揹黑鍋 營養師正視聽
- 2011年06月15日03:20 - 夏日青草茶 消暑熱解憂鬱
- 2011年06月14日07:12 - 自製養生茶飲 無毒無塑
- 2011年05月22日03:25 - 廚藝班食譜 瀰漫菜根香
- 2011年05月17日06:09 - 祖孫越洋熱線 寫蔬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