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和義看到學生不認真學習,心裡是痛心的;苦無對策的他只能安慰自己:「我已經盡力了,學不學就看他們了!」
用愛堅持 用心導引學子
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孫和義,對於近年來學生的品德教育及學習態度感到挫折。每天的早自習時間,學生總是無法安靜地看書,常常是這一頭幾個人湊在一起談天說地,不然就是那一頭有幾個學生埋頭吃著早餐;更過份的時候,還會看到他們拿著掃把在教室的後方打鬧著,簡直是把課堂當做菜市場般喧鬧。只有在他板起面孔時,學生才會稍為收斂一下自己的行為。
直到聽到證嚴上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對孫和義有如當頭棒喝;他開始思索:「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學生是不一樣的,他們活潑好動靜不下心來,我應該想想到底哪裡還需要用心的?」之後,他於早自習時試著要求學生靜坐,當下學生的反應是:「老師!接下來你不會要我們念佛吧?」「靜坐不是老人家才做的事嗎?」他只能奈著性子跟學生解釋靜坐的好處。

「會讀書但品德不好,也是失敗的教育。」學生成績的好壞,幾乎是每個教師關注重點;但是孫和義更在乎學生的品德教育。他試著將靜思語帶給學生,但沒想到學生的反應出奇的好,也因為靜思語的影響,學生變得懂事自律。
漂浮心靈 找到依歸
回想二十年前,在社會快速變遷、家庭日趨少子化及教育環境的改變,孫和義雖然對教育有熱情但總覺得力不從心。他常常思索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雖然生活平順安定,但他不快樂,心裡總好像缺了一塊?
「要不要去參加佛光山的教師學佛營?」幾位同事熱情的邀約著;從小看著媽媽拜佛、唸佛的他,對佛學就不排斥,心想就讓自己去沉澱一下,隨口便答應了。1988年,在佛光山教師學佛營的那幾天,孫和義對佛法有了認識,規律的營隊生活讓他紛亂的心靜了下來,接下來幾年,孫和義每年參加教師學佛營;直到同事陳樹楓帶他去參訪花蓮慈濟醫院及靜思精舍。

「佛法有『行門』、『解門』,慈濟把『行門』做的非常透徹;真的!唯有身體力行才能驗證佛法的奧妙!」從三年前(2010年)參加教師生活營後,孫和義即開始鑽研佛經,並且非常認同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當他看到上人以修行出世之心,行入世濟貧扶弱之法,而有別於其他道場的修行法門,他告訴自己:「這是我要的修行方式」;隔年他隨即參加委員、慈誠的志工培訓。
以佛智入心 不隨境轉
雖然已從學校退休多年,但是孫和義並沒有離開教育工作,至今仍藉由「教師聯誼會」及「慈懿會」的志工身分,定期回到校園陪伴年輕學子;除此之外,他更是熱心帶動社區讀書會,希望人人能將佛法的智慧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雖然說有佛法才會有辦法,但是境界來時才是真考驗!」接連兩場的意外車禍,讓孫和義對因果及無常有更深的體悟。

接連的兩次意外,讓孫和義的太太內心忐忑難安,「這不行,一定要去改運,要不也要收收驚、去去霉氣!」因為信仰不同,這些年來,孫和義與太太在這一部份總會有些扞格,但均能在互相尊重的原則下相安無事;但是這一次太太的態度變得堅持。還好一大群法親朋友前來探視,大家的熱情與關心,讓他的太太吃驚與意外,「她沒想到我跟大家結下這樣多的好緣;所以我就以佛法中的『因緣果報』說服了她。」從此之後,妻子會刻意地幫他打理好一切,讓他能放心地去參加各種活動。
把握因緣 傳法為使命
高雄九如路上下班的車潮川流著,孫和義將車子開進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旁的停車場;從科工館禮品中心成立高雄區第一個慈濟人文閱讀中心,他即在此帶領社區讀書會。近幾年來,他更身兼岡山、旗山、鳥松、橋頭、三民等多處讀書會的導讀工作。
夜幕漸漸低垂,科工館前的廣場上許多人在做著運動及跳著土風舞,孫和義穿過運動人群,走下階梯來到科工館的禮品中心。下班後,小小的活動會場燈光亮著,幾位參與讀書會的民眾忙著排列桌椅、整理場地,孫和義一走進來即熱情地跟學員們打著招呼,隨後馬上架起電腦準備今天的導讀課程;不一會兒功夫,近五十位的社區民眾及志工擠滿小小的閱讀中心,讀書會在大家虔誦佛號聲中展開。
為了讓每位民眾了解每句經文的意思,孫和義常需要引述不同的佛典故事來加深大家的印象;不只如此,不懂電腦的他,開始學習操作電腦,「以前總是用說的,大家到底聽懂多少,我也不清楚?」為了讓大家即時看到導讀內容,他開始用簡報來帶讀書會;剛開始是好友幫他做簡報,現在他試著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雖然慢,但他做得開心,他常對自己說:「活到七十歲還能學習新知,也是一種福氣。」
午夜,兩坪大的書房裡,書架上擺滿了各大宗派的佛學典籍,空氣中交雜著書香及佛堂傳來的薰香繚繞氣味,孫和義站在窗前讓沁涼的夜風拂面,經過一整天的忙碌奔波,他從不覺得累。因為廣傳善法是他今生唯一目標與使命;他望著滿天星斗,許下心願,「只要我走得動,而『讀書會』需要我,不管地點多遠,我都不會推辭!生生世世『盡形壽、獻身命』。」【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胡青青 高雄報導2012/02/29)
近期相關文章:
- 2012年04月18日02:10 - 最幸福的人嘆自己最不幸
- 2012年04月17日02:43 - 奉茶表心意 陳香樺忘自己
- 2012年04月11日03:07 - 拈花微笑 拼湊出破碎幸福
- 2012年04月09日04:06 - 捏陶小精舍 陪他走出憂鬱
- 2012年04月07日03:43 - 曾經滄海甘為水 湯阿根改錯人生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04月02日04:13 - 買慈濟制服?為求破鏡圓
- 2012年03月24日02:11 - 張美瑛的原諒 持續拯救受縛人
- 2012年03月23日03:09 - 小資女孩捨LV 不怕薪水少
- 2012年03月22日02:27 - 把開示當藥方 療外遇心傷
- 2012年03月20日01:05 - 五屆議員 從「證」出心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