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限物資 粒粒艱辛
四處演說的阿桃表示,某次應邀到一所中小學談「環保」的議題,親眼看到現在的孩子,營養午餐沒吃完、拿水果亂丟,甚至將整顆蘋果丟到馬桶內,造成阻塞不通;時下的學子如此浪費食物,她觀機逗教告誡孩子「一粒米、百粒汗。」得之不易的食物,應當要感恩與珍惜才對。
「入喉三寸變土糞(臺語ㄅㄨㄣˇ)」阿桃除了呼籲大家「素素平安」恆齋戒,更要響應「八分飽、二分助人好。」她分析目前全球有十億五千人處於饑餓中,臺灣有2300萬人口,每年卻有五億五千多噸廚餘;須知臺灣四面環海物資有限,人們沒有本錢可以浪費,誠如證嚴上人一直在說:「來不及!」憂慮的心情可想而知。
無常示現 惜福造福
會眾之一李爾任真正接觸慈濟,是從看大愛劇場「草山春暉」開始。他說:「慈濟對我的影響,是點點滴滴日積月累之下慢慢改變。」觀念改變,生活習慣也會跟著改變,爾任的工作是位業務員,他覺得為了換得業績常要喝酒應酬,傷害了身體也不好。今(2012)年走入慈濟參加志工培訓,開始吃素已有四、五個月之久,他發現:「在心理、情緒、脾氣各方面變得比較平穩。」
因為父親的愛賭,爾任從小常看著母親跟親戚下跪借錢,但不一定借得到,母親去年檢查出罹患肺腺癌第3期,讓爾任深覺:「現在有能力幫助別人,就該即時付出,不然就像上人說的『來不及』!」

環保好概念 生活沒煩惱
講座中現場播放「10億饑民VS.180噸廚餘」影片,身為家庭主婦的林麗華有更多的感觸,她十分感慨:「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惜福、感恩,吃不完的食物隨意浪費,變成廚餘的增加;若有廚餘,能吃就吃或能處理就處理的,除非壞掉了,儘量減少廚餘的產生。」
面對環保問題,麗華很早就有好概念,家裡的物品會分類好再資源回收。她表示市場商家給的塑膠袋太多了,買六樣東西就有三個塑膠袋,太恐怖了!麗華說:「上市場會自備購物袋,買東西的時候,儘量不跟商家要塑膠袋。塑膠袋還可以用的情形,會加以洗滌後再繼續使用,真的很髒才會丟棄,以免浪費資源。」
世間大乾坤的災難,是由小乾坤的人類所造成,尤其無常都在瞬間發生,而人們的生活充滿煩惱、欲念,所以需先淨化己心,守護好自我一念清淨心,秉持知福惜福的精神珍惜物資,用感恩心省下二分不必要的浪費,涓滴為苦難的眾生付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麗美、林寶珠 新北市蘆洲報導 2012/04/13)
近期相關文章:
- 2012年05月06日08:27 - 那一天 我們共同發心立願
- 2012年05月05日07:28 - 習氣清單 覺知醒悟好幫手
- 2012年05月02日04:00 - 每五分鐘都是智慧的累積
- 2012年04月25日01:19 - 赫曼家的晚餐 省思好幸福
- 2012年04月24日02:32 - 電費漲? 他家5500變400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04月23日02:20 - 自製撲滿 對治自己的缺點
- 2012年04月23日01:17 - 同學撞女兒 意外成就善緣
- 2012年04月18日01:11 - 減欲助人有創意 各有撇步
- 2012年04月17日02:34 - 水懺攝影展 雙和4月開展
- 2012年04月17日01:53 - 病中了悟 中校力行善撲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