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迎接全球慈濟日、佛誕日和母親節,除了5月13日當天的浴佛大典,在花蓮靜思堂旁的竹軒廣場,也有為期四週的「法譬如水滌心垢.薩廣行無量義」靜態展覽。分有《法譬如水》經藏演繹菩薩,由參與演繹者分享體悟走入經藏後的喜悅人生;心素食儀,齋戒護生、護地球的「健康創意蔬食館」;響應上人「素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等海報展覽;以及醒目引人駐足的「發願區」。
好願好話 送祝福
「發願要發好願,說話要說好話……」楊秀萍師姊帶動其他人拿著響板、鈴鼓、手搖鈴、沙鈴等唱作俱佳,把〈發好願,說好話〉歌曲唱得生動又熱鬧。來到這裡的人,都以虔誠心敲下許願鑼、寫下好願後,再將「菩提葉」一一掛在發願樹上,隨風飄逸的「菩提葉」,寫滿每一個人心中的歡喜和祝福。
有一慈濟醫院患者,許願「大家身體平安,大愛永凝聚。」志工們一邊唱著祝福歌祝他早日康復,他則聽著眼眶紅了。
入經藏 重拾母女情
在竹軒正堂內,梁信一師兄和母親梁林秀蘭母子二人,還有潘榮桑師兄和林玉玲師姊等入經藏菩薩的現身說法。他們各自站在自己的海報前,分享在慈濟一路走來的人生故事。
「我的孩子讀慈濟小學,有一天她回家說:『爸爸我要吃素。』梁信一腦海裡上一餐還在吃雞腿,正納悶的當下,下一餐就改吃素了。他說:「這輩子影響我最大的就是『入經藏』」。說起自己過動的兒子,過去的梁信一脾氣暴躁常常打駡他,「我愛你」三個字只是他的口頭禪,現在,梁信一則說:「我要把『愛』找回來,用愛來愛我的孩子。」
潘榮桑則分享:「這次入經藏,讓我體悟了『因緣果報』的可怕。我還未退休前,在火車上遇見一位精神異常又邋遢的老婦人;她是我的同鄉,因年輕時拋夫棄子追求享受,如今她的遭遇,讓我深深感受因緣果報,真的歷歷不爽。」潘榮桑述說每一個人都是一部大藏經,可以給我們做為借鏡、教化人心。
第三位分享人是慈濟志工林玉玲,她指著海報上的自己回憶說,她管教孩子又急又嚴,是一位強悍的媽媽,曾因為女兒交了一位網友,擔心女兒受騙,把女兒軟禁關在家裡,鎖上可以對外聯繫的電話和電腦網路,玉玲才放心出去做慈濟,但後來只是讓母女關係更形惡化。
2012年3月林玉玲入經藏,她心裡就很祈盼女兒可以來花蓮體育場觀看,結果是女兒和同學相約,當天早早就坐在觀眾看台上。沒想到,女兒看到強悍的媽媽在經藏演繹時,可以上上下下,又跪又起這麼溫和、柔順,女兒感動地淚流滿面。玉玲說:「放下自己的習氣後,我找回了母女珍貴的親情。」
站在一旁聽林玉玲現身說法的林蒨瑋說:「過去我和她女兒一樣,現在我在見習,也改變了很多想法。」自小父母雙亡的她是由祖母扶養長大,在國中二年級時,有一段叛逆期讓袓母很操心。今年她也參加歲末祝福及3月的經藏演繹,因為比別人提早體會「無常」,所以她很珍惜每一個當下可以付出的機會。

動手做 蔬食生善念
靜思堂內的感恩茶會結束後,迎來一批來自花蓮玉里的菩薩。這群菩薩,是浴佛當日參與排列蓮花LOGO圖騰的菩薩;彩排時從沒與花蓮當區整過隊,憑藉彼此的信賴與隊伍「知音」,13日早上三點集合才驅車前來花蓮。拄著拐杖83歲的楊玉連阿嬤,跟著排練做動作,拐杖就掛在手彎裡,臉上亦無絲毫疲憊感;到了竹軒,還認真學習陳力壽師兄的健康蔬食理念。
「好吃嗎?」「好吃。」來自臺中的力壽師兄,推廣靜思文物產品不遺餘力,除了事先做好成品讓大眾品嚐外,他也在當場簡易教學並分享健康概念。「經濟實惠又健康,時間也短,容易上手。」看完力壽師兄「松子福慧糕」的製作,玉里香積組長蔡瑞金上台分享稱讚!而賴秀英分享在旗山聯絡處學習的香積飯作法;林玉龍師兄則說,「素食推動好,心地也跟著善良起來!」
在另一場次裡,「香積手作捲」同樣是利用靜思香積飯與咖哩粉而成,不同的是大家自己動手做,尤其近中午時分,做起手捲特別有勁,吃得特別開心!
艷陽下,不妨走進清雅竹軒體驗不同的夏日風情;鑼聲若響,也請不吝嗇的給予一聲祝福。【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王鳳娥、楊寶月 花蓮報導 2012/05/13)
近期相關文章:
- 2012年10月22日06:42 - 說謊不對實話傷人 怎麼辦
- 2012年10月19日01:32 - 珍藏多年 苦過捨得捐福氣
- 2012年10月18日08:42 - 那是什麼? 我教了你21次
- 2012年08月27日06:05 - 鄉民連結全球 禮拜地藏經
- 2012年08月17日05:45 - 親自獻供 感覺才有普度到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05月01日10:55 - 須彌山吸睛 36計要牢記
- 2012年04月29日04:10 - 電費打八折 叫我省錢達人
- 2012年03月29日03:08 - 議員不鐵齒 決定戒酒茹素
- 2012年03月15日02:54 - 進入完整水懺 向2/3邁步
- 2012年02月24日01:13 - 果皮變美食 營養惜福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