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愈挫愈勇 臺灣婦女寫照
1923年生長於臺中市南區的林隔,十五歲時母親辭世,一肩擔起家計,晨起大肚山砍柴、撿柴火,隨後趕回家開始一天的忙碌生活;身為大姊的她要照顧三個年幼的弟弟,當時最小的只有兩歲。
22歲那年,林隔與同齡的薛先生結婚,先生服務於臺中糖廠,婚後育有五子二女,生活並不順遂。先生強悍蠻橫,暴躁易怒,動輒暴力相向,又有外緣,對家庭付出相對較少。林隔必須到處做小工、粗活,或到建築工地打雜來維持家中生計。現年九十歲高齡的林隔回憶說:「那時候,我每天差不多都要忙到晚上八、九點才能坐下來吃頓晚飯。」
面對先生在外喝酒,半夜回來還會動粗的狀況下,林隔就如傳統的臺灣婦女,選擇逆來順受,仍把家裡大小打理好,一句埋怨的話也沒有。所幸孩子們十分懂事、爭氣,認真向上,個個考取公立大學,不是建築師、老師,就是公務員,更難得的是孝順又體貼。孩子們的成就,讓她感到十分安慰,她把一切都歸功佛祖的庇佑,所以30多歲時開始吃早齋;1993年進慈濟後,受媳婦張瓊花影響,也開始三餐茹素,與眾生結好緣。
身體力行 親自植福表心意
1988年,林隔因為鄰居的邀約,成為慈濟會員。先生於68歲罹癌,一年後往生。在先生生病療養期間,林隔暫住花蓮女兒家,經常進出慈濟醫院。在醫療志工的關懷膚慰下,林隔與慈濟結了好緣;回臺中後,便加入慈濟志工行列,積極參與活動。1990年臺中分會興建,當時投入香積工作的點點滴滴,至今仍為她所津津樂道。
1994年,71歲的林隔如願受證為慈濟委員,也開始到臺中分會做福田志工,每週一次,直到近兩年因脊椎開刀才停止。臺中分會的職工蕭素英說:「老菩薩每週來耕福田,總是笑嘻嘻的,拖地、拭擦桌椅,仔仔細細地,絕不含糊。」
有一段時間,已高齡80歲的林隔必須騎機車來往烏日與水湳間工作,她會順道沿路撿拾回收物,經常將摩托車座位堆得滿滿的,幾乎遮住她瘦弱的身影。她說:「撿回收物可幫孩子、孫子做功德,撿得真歡喜。」林隔會將回收物變賣,所得款項,再用孩子、孫子名義捐給慈濟。
有一次,媳婦生病住院,林隔為祈求媳婦早日康復,勤做水泥工,將收入所得以媳婦名義捐病床給慈濟醫院。其實家裡孩子們都各有成就,不用她做工,但林隔笑著說:「做習慣了!」善意要以自己能力來圓滿愛的心願。林隔一生念滋在滋都是兒孫、兒媳,足為楷模,2007年獲臺中市政府頒「模範母親」。
想盡辦法 也要跟上隊伍

林隔還說:「每次有任務,師姊都體貼我年紀大,怕我太累。像當年921地震到埔里救災,就不讓我跟車去做。既然不能跟組隊一起去,我就自己一大早到臺中分會搭遊覽車跟其他組到埔里,跟著大家一起抬鋼筋、補土。碰到師姊不讓我做,我就把鋼筋往肩膀一放,師姊就不得不跟過來一起抬。」聽老菩薩敘述這些往事,彷彿昨日才發生一樣;南亞海嘯發生時,當時81歲的林隔也跟大家一樣,站上街頭募款賑災,不落人後。
花蓮精舍小木屋、竹軒的工程,志工們考量林隔年歲大,不讓她去。她也是自己搭太魯閣號火車到花蓮,先住在女兒家,隔天再到精舍跟大夥一起做。
當時是第八組組長的志工陳麗秀也回憶著說:「林隔八十多歲時騎機車,被飆車族撞上,摔到地上連滾了好幾圈,身上多處擦傷,手骨折。療養期間,我不讓她騎機車,把鑰匙沒收了。老菩薩還當上人面告狀,指責我的不是,這就是老人家可愛的一面。」
「和慈濟人一起工作就歡喜,工作更要搶著做,我怕做不到!不讓我做,我也要做,認真做。」林隔笑得好開心,爽朗的聲音在屋樑間迴盪著。
資深志工 喜捨情懷立典範
兩年前,88歲的林隔,因脊椎骨質疏鬆,再次動了手術。證嚴上人特地打電話關懷老菩薩。林隔很感動地說:「要趕快好起來,不要讓上人操心。」子女因母親年紀大、脊椎開刀,就不再讓母親騎機車出門。
林隔老菩薩在家生活規律,每日下午必做功課,念誦「南無阿彌陀佛」佛號,楞嚴經、彌陀經、法華經也都曾經念誦。
現在老菩薩雖然鮮少參與慈濟活動,但志工們常前往關懷、探望。尤其是志工陳美里與她可說是情同母女,美里說:「我的媽媽已經不在了,林隔師姊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美里會關心她的日常生活,叮嚀她注意飲食,有時幫她帶個香積便當回去。
「老菩薩就是要出來給大家看。」上人總是這樣的叮嚀志工們,不要忘記老菩薩,老菩薩也不要客氣、不好意思,要有喜捨的情懷。7月13日,林隔接受人文真善美志工賴秀緞的「人間菩薩」專訪,秀緞順道邀林隔一同到陳平國小走走,像個純真小孩的林隔欣然答應。

法親愛的關懷 幸福人生
「阿母!阿母!我們北屯三的阿母。惜!惜!……」志工林依慈熱情摟着林隔大聲的叫著,老人家笑得合不攏嘴。張玉燕說:「老菩薩猜猜我是誰?」林隔搖頭晃腦的想了又想,還是兜不起玉燕的名字,只說:「好熟悉的臉孔,我記得!我記得!」引得大夥兒笑哈哈。老人家滿足的笑聲,化做幸福的水分子,在彼此間漾了開來。
林隔來到活動中的陳平國小,頓時騷動了起來,張玉燕、洪杏矯、林慈慧、張楊阿菊等志工趕忙過來扶著老菩薩,重重疊的手握緊著她,溫言暖語逗得林隔笑開懷。在現場待命的人醫會陳慶元醫師關心她的身體,一樣樣仔仔細細的問,聆聽老人家細細碎碎的訴說,並且陪著她一起用午餐。
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眾生。林隔雖然書讀得不多,但上人的法,字字入心,念念入行。林隔說:「做志工,真歡喜。做就對了!」能活、能動,又能開心付出,讓生命的每一時刻都充滿意義,這就是幸福人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賴秀緞 臺中報導 2012/07/29)
近期相關文章:
- 2012年08月13日01:22 - 剩1/4聽力 太太要我聽善
- 2012年08月11日07:41 - 80嬤識理 蔭子孫卡實在!
- 2012年08月09日01:20 - 生了,就要好好的養!
- 2012年08月04日03:04 - 客人讚好 油飯嬸開心轉素
- 2012年08月02日01:31 - 替自己作主 當他人的貴人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07月30日01:29 - 後悔沒幫爸爸拍張帥氣照
- 2012年07月27日23:10 - 討厭當老師的人 當了老師
- 2012年07月26日01:00 - 榮耀是用嘴巴罵出來的?
- 2012年07月20日01:25 - 最後一封mail 完成遺作
- 2012年07月14日01:38 - 大嗓門是天生 但我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