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謀求營生賣紙錢 隨俗多年
為什麼要燒紙錢?南投草屯地區八十七歲的慈濟志工謝洪玉哖表示,也不知其中有何涵義,只是隨俗而已。
早年謝洪玉哖為了養育七個子女,經濟相當窘困,常煮米粒稀少的粥裹腹。先生是木匠,夫妻倆雖然曾開過傢俱行營生,但隨著檜木大漲價,傢俱業已無利潤,所以改賣紙錢。
從事紙錢行業,對於「哪尊神,需燒何種名目的紙錢」,她可是清楚不過。「拜土地公,需用四方金;拜公媽(祖先),必須用壽金、四方金;拜天公,用天尺金、壽金;拜地基主用……」雖然自己不燒紙錢已有二十多年了,但謝洪玉哖仍記憶猶新,毫不含糊地一一介紹著習俗,依稀可見當年賣紙錢的專業身影。
救助苦難,才是行善的真義
謝洪玉哖三十幾歲就接觸佛教,秉持一股熱忱,就是到處跑道場,「趕拜懺、放生、朝山,也喜歡布施」兒子謝輝龍醫師笑稱:「全臺各大寺廟幾乎讓她跑遍了。」她一直到六十幾歲接觸慈濟,受上人的感召,對宗教與行善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
謝洪玉哖笑稱:「在人群中無私地付出,幫助苦難的人們,才是行善的真實義。」
「燒金紙、賣金紙,要擔『業』,而且會污染空氣;放生,不如護生,保護動物的生態,讓牠們自由自在的生存,才是真放生。」聽到上人的這一番開示,謝洪玉哖毅然改掉了燒紙錢與放生的習慣,並且將原本燒紙錢的花費捐出救人,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眾生。
心自在 即無掛礙
所謂「新例不設,舊例不滅。」一般人對根深蒂固的風俗,不敢隨意更改,怕更改了,會對鬼神不敬與觸怒祂們而招災禍。「不燒金紙,真的會諸事不順,不被神明庇佑嗎?」
二十多年的慈濟志工生涯,謝洪玉哖以「正信」為導,認為「心自在,即無掛礙。」從她培育出七個優秀的子女和子孫,個個皆是社會的精英,就可驗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上人常說:「父母是孩子的模!」兒女承襲母親的身教,樂於行善與布施,而且每個子女對於這個辛苦拉拔他們長大的母親,也都相當孝順。
做慈濟後,她不再到處跑道場;種菜義賣、做環保、收功德款,草屯鎮內各街道就是她的道場。玉哖說:「推車賣蔬果的腳步是繞佛,彎腰撿拾空瓶、紙箱是拜佛,邊走還可邊念佛。」上人敎導「佛在心中,行在法中」,她力行於日常生活中。
不燒金紙 一樣有保庇
2012年慈濟以「正知見、耕福田、依佛法、報親恩」為主題,廣邀社會大眾以莊嚴祥和的祈福會,取代傳統七月用「三牲五禮」祭祀與普渡。並鼓勵大眾以「齋戒」、「善行」供養浩翰佛恩與親恩,用以真正「普度」──救助飢餓、度脫苦難眾生。
謝洪玉哖以自己二十多年來的行動呼籲大眾:「不燒金紙才環保!」地球只有一個,人人節能减碳,才能留一個乾淨的地球給子孫。她現身證明:「用虔誠心祭拜,不燒金紙,一樣有保庇!」【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莊文昭 南投縣草屯鎮報導 2012/08/05)
近期相關文章:
- 2013年01月11日02:07 - 以理相會 夫妻牽手遠迷途
- 2013年01月03日02:07 - 五年嚐千兔 罹怪病誠懺悔
- 2012年12月20日01:34 - 懺悔 向百位桿弟致歉鞠躬
- 2012年10月10日03:09 - 50年 等待一個溫柔媽媽
- 2012年09月07日02:11 - 煮食拼九棟樓 造業一場空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08月23日02:40 - 校長脫口語 女兒受累半年
- 2012年08月21日02:41 - 後院埋斷魂勾 屠夫變素廚
- 2012年08月16日01:48 - 滿桌精緻佳餚 竟說沒菜?
- 2012年08月11日08:29 - 等不到可以回家的爸爸
- 2012年08月09日01:06 - 等不到可以回家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