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日臺北市文山區水源市場讀書會,邀請慈濟志工朱文姣與四十九位會眾分享《水懺》法益。1999年加入慈濟的朱文姣,因《水懺》經藏演繹的因緣,才真正體悟到「懺悔」這兩個字。
學習放下自我 卑心連根拔起
從小,朱文姣家中因經濟困頓造成自卑的習氣,更影響她面對人群的自信心,每次自卑的心念一起時,她就會把證嚴上人勉勵弟子的話,鼓勵自己要有清淨心、要持戒、不起心動念。
她懺悔自己因自卑心所以產生三次的退轉心,多年前籌備人文真善美工作室,因溝通產生誤解而起卑心,後來到花蓮當志工時聆聽上人開示:「若於三寶生淨信,其心堅固不動轉,持所受戒不毀犯,當知此人不名貪。」當時她便牢牢記住此段經文。
今年她原本有個理想的工作機會突然沒有音訊,心裡難過之際,竟在無意中聽到多年前到花蓮當志工時上人所開示的內容,從此她的內心興起堅定的意念,決定將「自卑」的念頭連根拔除。

「從《水懺》中,我開始懂得懺悔,懺悔自己的卑劣慢,懺悔也讓我生起無比的信心,那份清淨無染的心,讓自己更有勇氣行菩薩道。」朱文姣眼中泛著一絲柔亮的淚光謙和地訴說著。
「往昔最要不得的是,停留在自認為最傷心的黑暗角落,就沒辦法接受陽光。」朱文姣自省,自己要學會放空,把「我」拿掉、放下,這樣才能更謙卑、更柔軟、更願意地學習,讓慧命得以增長。
改變過往心境 重拾生命價值
來自澎湖嫁到臺北的慈濟志工黃彩寶,去年有幸參與《水懺》經藏演繹,今年也在社區參與志工培訓課程。她表示,入經藏讓她的心比較安定,因一念不忍眾生之心她也發願茹素,不忍的心、堅定的心也讓她堅持到現在。
2003年因先生往生而接觸慈濟的黃彩寶,因先生是她人生的一切,還好當時遇到很多貴人的協助及慈濟人的陪伴,才能讓她重新站起來。一個心境的改變,讓她重新開始認識自己、思考生命的價值,以及活著的意義。
曾經遭遇過許多逆境,因此在這一生中朱文姣不斷地尋找答案,最後她竟然在慈濟、在證嚴上人的法語中找到答案,朱文姣告訴自己:「今生不向此生度,更待何生來度此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游薏雯 臺北市報導 2012/10/03)
近期相關文章:
- 2013年02月05日03:15 - 一粒小檳榔 三毒藏在裡面
- 2013年01月08日07:10 - 阿修羅轉念 化解家庭戾氣
- 2013年01月03日01:47 - 爭個理字 真能走遍天下?
- 2012年11月08日03:37 - 青年淚告白 那一步的偏差
- 2012年10月22日06:31 - 理深情就薄 留機會給自己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10月10日03:31 - 你是唐僧?還是妖怪?
- 2012年10月10日03:01 - 打開「膳」門 善門不遠矣
- 2012年09月26日05:36 - 祈禱可以祝福的十五件事
- 2012年09月25日01:54 - 六根中 哪根最難去除?
- 2012年09月19日03:12 - 一心向佛還是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