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個排排站,一不小心連名字都會叫錯!時下年輕人畏懼有孩子,深怕孩子的出世,帶來沉重的負擔,全心照顧一家起居的黎太太侃侃而談:「因為先生想要第三個女兒,就一直生,結果後面連生四個都是男生。」
簡樸生活 樣樣都是寶
談起七個孩子的生活點滴,黎太太臉上漾著小酒窩笑著說:「當大哥、大姊的就要負起照顧弟妹的責任,煮菜、掃地、洗碗,燒水……等,我都會分配給他們做;他們從幼稚園開始,就必須負起做家事的責任,連最小的看著哥哥、姊姊在晾衣服,也會跟著做,就是這樣一個帶一個,孩子們都很乖,不用我擔心。」
後院有一個很特別的「爐灶」,黎太太指著說:「全家洗澡全靠這口爐灶」哇!省了不少的瓦斯錢ㄟ,「沒錯呀!除了洗澡水之外,還有茶水也是靠這口爐灶。」看著長子蹲下身拿著木柴生火,熟練的動作,很快的「火就點著了!」
黎太太帶我們參觀書房,指著書桌告訴我們:「書房的書桌,是慈濟志工送來的。」小小的空間堆滿書籍,黎先生說著:「這些書籍有的別人送的,有的從二手書攤買來的,反正有得看就好。」接著補充:「我會要求孩子們在睡覺前先讀一段經文。」老四馬上念誦一段與大家分享。

書房擺著二張書桌,哪能容的下他們寫功課呢?「其實不難,他們會趁著天未黑之前,在後院的活動書桌完成功課。」「我規定他們不管功課有沒有寫完,一定要在九點以前就寢,早上六點起來後,如有功課沒寫完再繼續完成。」黎太太嚴格規定生活的作息。
少欲知足 想要不多
酪梨樹下則是他們姊弟玩耍的地方;他們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更沒有電影可看,因為沒裝第四台。爸爸眼睛發亮,自豪地說:「要看影片,我們就上圖書館借佛典卡通給他們看呀!」圖書館是他們一家充實知識的寶庫。
面臨資訊雲湧、科技發達的E世代,哪家沒有電腦?難道這些孩子都不會比較嗎?「他們從學校回來,有時會說同學們都有手機、電腦……等,但我跟他們說,那不是真正需要的,孩子提過後也不會再進一步的要求。」黎太太認為生活上少欲知足,想要的自然不會很多。
四合院的建築,前有一大片稻埕(大庭院),一旁有阿嬤親手種植的蔬菜,蔬菜可是他們的主食喔!黎太太說:「這些孩子不會挑食,即使是一桌的蔬菜,他們照樣吃得津津有味。」屋旁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般與世無爭的生活。
勇敢面對 經得起考驗
烏日區慈濟志工吳秀霞師姊等幾位志工,每個月都抽空帶著餅乾至黎家關懷,她說:「七位孩子中有四位在校成績優秀,有六位都領有2012佛教慈濟基金會所辦的新芽獎,其中老二更是孝悌獎得主。」

「已有開刀治療,並定期追蹤檢查。」爸爸哽咽著說:「這麼小就給他這麼大的考驗!我就跟老二講:『接受它!與它和平相處。』」孝順的老二聽進心坎裡,在屋外,頭上一定要戴著帽子,他說:「避免陽光直射,造成疼痛。」雖身體狀況不佳,有時會隱隱作痛。
他的個性相當樂觀開朗,更懂得要即時行孝,平時除了協助媽媽整理家務,還會照顧弟妹,求學過程也相當積極,這樣的生命小鬥士,值得我們學習。
探訪黎家暫時停歇紛擾,彷彿小時候的農村生活景象,一幕幕再度重現,令人回味無窮。「簡樸少欲的生活教育」,正是證嚴上人殷殷叮嚀要落實生活當中的期許。黎家日常生活教育,讓孩子有自我解決問題的機會和能力,在黎家看到如何順從父母、兄友弟恭的情形,每一畫面均令志工們留下令人深刻的印象,發人省思!【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洪素養 台中報導2012/10/20)
近期相關文章:
- 2012年11月16日01:54 - 不當新貴 願作資訊引渡人
- 2012年11月15日03:17 - 一部經 補嚴加管教的裂痕
- 2012年11月10日10:25 - 此情何處有 老天爺也刮目
- 2012年11月10日02:00 - 不當病人 雖一隻手也要做
- 2012年11月05日02:19 - 尋找人生導師 再苦也不怕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10月31日20:47 - 不養黃金蜆 心平惡夢離
- 2012年10月31日00:52 - 我是菜鳥司儀 有點怕怕
- 2012年10月28日00:55 - 逢初一十五 阿蘭家有喜事
- 2012年10月27日01:54 - 現代孝經 三兄妹助嬤清掃
- 2012年10月21日02:34 - 擺脫孤獨 人群中找到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