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014年)在鳳山聯絡處浴佛典禮人群中的鄭龍山,因癌症開過四次刀,戴著口罩,脖子貼著紗布,隱約可以看見開刀後的痕跡。
「你罹患了口腔癌!」當醫生告知鄭龍山時,他的腦袋是一片空白,無法接受這診斷。
沾染惡習脾氣暴躁
「妳不要跟人家亂講話?」鄭龍山不知道在外面聽什麼?回到家朝著侯秀琴大吼,手往旁邊的魚缸一揮,霎時魚缸破了水流滿地,鄭龍山的手被玻璃劃破鮮血直流。鄭龍山急性子又脾氣暴躁,只要遇到不合他意,常常是用大嗓門來壓妻子侯秀琴,有時還會暴力相向,秀琴為了家庭和諧只有忍氣吞聲。
侯秀琴說:「鄭龍山在電子公司上班的時候,文質彬彬很斯文,後來到鐵工廠工作,學會了三字經罵人,開始沾染喝酒、抽煙、吃檳榔等壞習慣,脾氣也越來越暴躁。」
「喝啦!喝啦!乎乾啦!」未生病前的鄭龍山以事業為重,朋友第一、家庭第二、離開鐵工廠後,到拆船廠工作,颱風天沒工作,一群人聚在一起就喝酒、抽煙、吃檳榔。後來從事配管工程的工作,有時在桃園住一年,有時在花蓮待三年,臺中再住個三年,菸、酒、檳榔更不離身。
在病痛中找到自己

2011年鄭龍山被檢查出罹患上顎癌第四期,幾經思量,他開始接受一連串的治療,歷經四次開刀,口腔牙床被切除了一半導致說話不清楚。化療、放療伴隨而來的後遺症是掉髮、噁心、食不下嚥、體重急速下降,開刀後仰賴鼻胃管進食、怕感染不出門……。
面對這些痛苦的療程,他有一段生命低潮期,鄭龍山躲在家中不出門,甚至朋友來看他,他也避不見面。除了一路相伴的家人和醫護人員,陪伴鄭龍山最久的應該就是「大愛電視臺」了!
躺在病床上什麼都無法做時就容易胡思亂想,慶幸有「大愛劇場」的陪伴,看著劇中人物的生命轉折,再回想他的人生經歷,心中頗有感悟。讓他驚覺到自己以前荒唐的歲月,過著浪費生命的日子,決定扭轉自己的人生。
有限的生命再延伸

以前拆船廠同事李美英送他一本《靜思小語》其中有一句靜思語「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讓鄭龍山體會到要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有用的事。鄭龍山決定改變自己,戒菸、戒酒、戒檳榔、改脾氣。鄭龍山鼓勵侯秀琴開始收功德款也會陪著她去。
在妻子的帶領下,鄭龍山也開始走入慈濟,一開始是陪孫子上親子成長班,參加讀書會,2013年到環保站做回收,在拆卸回收零件時體會化無用為大用,做香積、福田……只要體力許可,他都把握機會付出,這次浴佛貼地標、人文真善美搭鷹架,鄭龍山也都沒缺席。
超越了身體的病痛
因生病而提前退休的鄭龍山,原本只想著把病醫好,在家含飴弄孫。當他在醫院病榻上,剛接受完第四次手術,知道能報名培訓上課,他把握機會參加慈誠委員培訓,內心的感恩遠遠超越了身體的病痛。
躺在病床不能任意轉動頭部和身體,他的心中想著上人的開示,不知不覺也平靜了不少。鄭龍山表示:「我發願盡我所能的茹素,在體力能負荷時,盡一己之力去實踐上人的開示,反省自己,並去幫助更多的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謝碧蓮 高雄鳳山報導 2014/05/11)
近期相關文章:
- 2014年06月06日02:38 - 燦爛含笑 童養媳不再有怨
- 2014年06月03日01:30 - 在東山遇見傳奇 李綢阿嬤
- 2014年05月26日02:06 - 刻骨之苦 轉手看見幸福
- 2014年05月25日01:09 - 春天 送走了秋怨
- 2014年05月23日08:50 - 喝杯茶! 如茶人生苦轉甘
歷史相關文章:
- 2014年05月20日02:19 - 病痛示警 入人醫益眾生
- 2014年05月20日01:59 - 入寶山不空回 志業當事業
- 2014年05月16日01:16 - 八旬資深委員 高愛惜因緣
- 2014年05月09日00:58 - 婆媳如母女 日日攜手行善
- 2014年05月02日02:00 - 延退十餘年 續愛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