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區慈濟志工在大成不銹鋼公司仁德廠區,進行《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第四次社區共修。加上二十三位來自臺東的慈濟志工,當天共有1,283位演繹者,依續分三梯次到大成鋼模擬舞台彩排,每組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隨著演繹者每天用心練習、熟度增加,不論手語或妙音,整齊莊嚴都攝受人心;加上昔日一改再改的隊形已經確定,大家都更有信心了。活動組黃麗娟師姊很感動的說:「如此靜寂清澄的道氣凝聚,讓人猶如置身靈山法會中,殊聖莊嚴。」
不輕己力心繫法緣 家人護持全心投入
來自台東、今年七十一歲的宋美智,身材嬌小、笑容甜美,令團隊忍不住給了她一個「古錐仔」的名號。

「我民國71年開始拜經,法器和經文唱誦都很熟練,卻不懂經文的意義,直到76年參加靜思精舍的打佛七……」宋美智分享在上人的開示下,讓自己的學佛路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景況。
宋美智表示,那次的打佛七,上人開示「爐香讚」的經義,讓她觀想到菩薩雲來集的莊嚴殊勝,就法喜充滿。走進慈濟,聽上人開示,行慈濟人間路,腦中熟悉的經文,一一活絡起來。
只要在家,宋美智一定會一早就起床收看大愛臺的《靜思晨語-法譬如水》,她說:「五百多集的法譬如水我已經看過一輪了,法水入心,所以每次誦到『開經偈』時,就有感受到真實義的法喜。」
然而,對高齡七十又只有小學畢業的她,要熟悉《法譬如水偈誦經文》再搭配動作及走位,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宋美智說:「我洗衣的時候練唱,拖地的時候也練唱,因為怕跟不上所以心會急,而心急的時候就更能感受上人『來不及』的心,雖然自己的力量就如同一隻小螞蟻,但我告訴自己不能少了自己這分小小的力量。」
為了演繹經文,宋美智幾乎每天晚上都必須出門共修,每逢要到臺南大共修,還必須提早一天搭車從台東到臺南靜思堂安單,而這樣密集的練習並沒有亂了她的生活步調,她感恩先生幫忙照顧孫子,讓她沒有後顧之憂,也感恩幼稚園中班的孫子,能體諒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樣常陪他。
行入慈濟菩薩道,讓宋美智行經解經義;深入法譬如水,更讓她明白因緣果報,業力無邊,人生有方向,有準則,持正念而從心所欲,人生不逾矩,愈忙愈有意義。

勸素養生清淨身心 明瞭因果擅寫劇本
「生生世世持齋戒,不聞哀嚎宰殺生」這句偈文,讓蔡秀祝最有感慨。家住新營鹽水,自從水懺讀書會開始,每個星期二晚上都很歡喜地參加。她這次利用彩排結束的法益共修時間,分享她的體會,呼籲大家一起來齋戒並向人勸素。
蔡秀祝表示,「食品是藥、藥是毒」,其實我們應該以天然的食物來滋養身體,要調養身體也只要當地當令的食物就好,不必特別吃昂貴的營養食品,營養均衡了,時時心存善念,心境愉悅就能身體健康。
她以自己母親生病為例:「就像我母親六十九歲那年發現癌證末期,我建議她素食,她竟奇蹟似的好轉,活到八十三歲才往生。」
蔡秀祝再以自己大姊的例子分享:「幾年前我大姊發現乳癌,也就改吃素,但兩年後就往生了。起因是她先前養了許多雞和豬,所造殺業重,所以這就要看個人所寫劇本為何,所做的善惡因緣得到果報為何。」
行入經藏,人人體會也許不盡相同,但都從經義中明白了如何守好身口意,清淨自己本具的佛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溫寶琴、潘俞臻、林柔婕、李裕卿 臺南報導 2011/05/29)
近期相關文章:
- 2011年06月10日04:13 - 昔威嚇討債 今以誠化仇怨
- 2011年06月09日10:20 - 不再鑽牛角尖 婆媳如母女
- 2011年06月09日01:20 - 昔負氣尋短 徐宜婷去傲息瞋
- 2011年06月08日11:30 - 轉念之間 游秀梅心開意解
- 2011年06月08日02:40 - 吊兒起來打 彭德環學息怒
歷史相關文章:
- 2011年06月04日04:31 - 無緣演繹台 更要貼上人心
- 2011年06月03日09:58 - 從負氣尋短 到去傲息瞋
- 2011年05月31日09:34 - 齋戒護生 商場老將懺前非
- 2011年05月31日03:08 - 善緣齊聚 三代同堂入經藏
- 2011年05月30日01:32 - 知名服裝設計師 懺悔驕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