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觸慈濟 緣繫於此
11月4日午夜,隨著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隊伍回到花蓮靜思堂,看到外觀三層人字形屋瓦的那一刻,李貞儀直覺:「在心裡頭很深層的地方來過了這裡,就像是回到熟悉的家。心靈的中心點直覺就是這裡了,以後就在這裡了!」
未接觸慈濟之前,李貞儀希望譚艾珍能為她介紹慈濟。2011年7月9日第一次到大愛臺時,巧遇證嚴上人行腳關渡,有師姊催促貞儀快步跑向前去迎接,貞儀不解地大喊:「為什麼要跑啊?」此時上人剛好下車,回了貞儀一句:「因為『來不及』了,所以要跑!」
當天,她親眼見識到了上人處事的明快,在短短時間內就處理了許多事情,讓貞儀深深讚佩。第二天,上人請資深志工魏杏娟,親自帶李貞儀了解慈濟世界。

因緣具足 引渡父母
小時候,常跟隨著父親到寺廟去幫忙打掃,小小年紀總是不解為什麼還要受寺廟的許多規範?身為藝人,剛開始參加慈濟營隊時,對於行住坐臥許多儀節,難免不習慣,但她認為因緣具足,一切都會水到渠成。「否則,光是一個拿碗的禮儀,就會讓人覺得這個團體好煩瑣而起了退轉心。」
習慣了舞台上的鎂光燈,要如何放下身段,融入團體生活,李貞儀有所體悟:「我們一再取之於世間,要以何回向給世間?如果沒有人種米,就算一千元也買不到一個熱便當。所以沒有人可以將福報視為理所當然,所抱持的便是一個感恩心。」
許多人是因為感恩、感動而進慈濟,李貞儀則是為了要訓練自己的菩提心,慈濟便是這樣一個菩薩的訓練道場;可以教育自己,同時還可以學習正道。
貞儀剛要參加慈濟活動,父母親並不是那麼支持,於是此次她邀請父母親一起參加靜思生活營,讓爸媽親自來體驗。二位老人家從不甚支持,到受感動頻頻拭淚。尤其讓貞儀最感動的是:「因為上人的法,讓父母親開始互傳簡訊,為四十多年來相處上的問題跟對方道歉。因此體認到這個法門非常的好,而慈濟則是走在正法的路。」

無形感動 化為行動
學佛三十年的李文雄因為女兒邀請,第一次參與慈濟的活動。他說:「一到營隊,便為隊輔所感動。原來慈濟是在行動中修行。」
整個課程中,李文雄最大的體認是人不能被改變,但可以被感動。唯有被感動,才能改變;在課程中一再被感動,而體悟到有感動就有力量、有感動就有行動、有感動就可以改變。而慈濟基金會副總林碧玉分享當年跟隨上人篳路藍縷的過程,到現在成就了四大志業,則深深感動了媽媽葉惠香。
李貞儀表示,第一次到精舍,對於常住師父的導覽印象特別深刻。在導覽過程中,精舍師父同時帶入了上人的法水;講到慈濟的過往,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的傷痛,只是很平靜的敘述過程。貞儀明年將培訓,她請父母親放心:「在慈濟,有這麼多師兄師姊的陪伴,未來就算不結婚,也不會孤單!」【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綉娟 花蓮靜思堂報導 2011/11/05)
近期相關文章:
- 2011年11月16日07:27 - 慈濟國際賑災的 幕後英雄
- 2011年11月13日13:17 - 假久變成真 忍過海闊天空
- 2011年11月12日03:29 - 人兩腳錢四腳 何處惹塵埃
- 2011年11月09日03:48 - 黑道醫師江俊廷 反黑為白
- 2011年11月09日03:01 - 青松做慈濟 輕鬆又自在
歷史相關文章:
- 2011年11月08日07:08 - 抹不去的記憶 雖我已老去
- 2011年11月07日05:51 - 無肉不歡 棄葷茹素識因果
- 2011年11月02日15:50 - 心靈風光 比國外風景更美
- 2011年10月29日03:55 - 周慧文:願做覺有情人間菩薩
- 2011年10月27日06:11 - 放下和提起之間 輕安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