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草潮間帶 阿嬤撈垃圾
翁春子二十二歲時,經由相親嫁到四草漁村。婚後,她和先生白手起家,先生捕魚,春子則學習插蚵架養蚵補貼家用。
在海邊生活,夫妻倆常見到綿延的海岸有很多垃圾而感到難過。為了不想讓子孫以後生活在垃圾堆裡,所以每當先生開著大膠筏捕魚,途中只要看到海面上的垃圾就會隨手撿起;春子則會划著小膠筏沿岸撿拾垃圾,不管是在水上或水中的都不放過。

遵守和先生的默契 日日出航
2009年,先生罹患肝癌過世了,春子擦乾眼淚,試著坦然接受,不讓天上的先生擔心。儘管再也看不到那個駕駛著大膠筏在前方引領著自己的身影,翁春子就獨自一人,划著她的小膠筏在沿岸捕魚、撿回收。
一次,女兒們閒聊時常告知母親:「殺生不好。」勸戒母親不要再捕魚了,加上孫子的童言童語,於是春子收起漁網,但仍每天出海撿回收。春子相信,將環境維護好,是她跟先生的默契。
大膠筏笨重,春子一個人拖不動,所以平常都只能划小膠筏撿回收;每到星期天,兒子就會陪著翁春子,開著爸爸留下的大膠筏到出海口撿回收;對春子而言,這是履行與老伴的心願。

不識字 懂道理就好
因為不識字,春子總覺得自己比較「鈍」,學東西總是要學好幾次才會成功,以前總是告訴自己,只要認真做環保就好。但是在鄰居、家人不斷地鼓勵下,春子報名了見習課程,而家人為了支持她,媳婦會念《慈濟月刊》給春子聽,兒女們也幫忙記錄她參加慈濟活動的點滴,這些貼心舉動,是春子在慈濟路上最大的後盾。
回想過去捕魚維生所造的罪業,春子深感懺悔。也在靜思語:「不知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中體悟到人生無常,所以她更把握機會付出。
春子夫妻倆以身作則的典範,產生漣漪般的效應擴散出去,感染子孫,讓子孫一同將這份善心、善行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讓善行延續不斷。
(文:蒲怡呈 臺南安南報導 2012/02/20)
近期相關文章:
- 2012年03月03日01:13 - 見上人莊嚴身影 教官感動
- 2012年02月29日23:38 - 生難求死難料 我是勇媽媽
- 2012年02月28日03:33 - 心中有愛 水牛赤牛合得來
- 2012年02月26日01:42 - 藝人錢嫂 褪下光環推素食
- 2012年02月25日02:13 - 憂鬱小女孩 蛻變喜做慈濟
歷史相關文章:
- 2012年02月23日00:55 - 讓妻回歸素 好男人煮三餐
- 2012年02月20日06:16 - 頑石點頭 最愛魚兒水中游
- 2012年02月18日01:28 - 生命難題 答案盡在法水中
- 2012年02月16日01:06 - 終於不用邊賣便當 邊誦經
- 2012年02月15日01:43 - 知因緣 做一個聽話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