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孝道 化誤解
從小在臺北縣三芝鄉(現改制為新北市三芝區)長大的碧蓮,有著鄉村淳樸個性,1992年與相戀多年的同學結婚,婚後並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先生閒暇喜歡烹飪,宴請親朋好友來家裏用餐小酌,但常不勝酒力來不及送客,自個兒便倒頭睡著了。
先生為人不但好客,也是孝順的小兒子,他告訴碧蓮:「父母親和我們的時間並不長,而夫妻是一輩子的事,所以要珍惜和父母親相處的時間。」愛喝酒的公公,常於酒後對婆婆咆哮大發雷霆,使碧蓮感到很害怕,而向先生訴苦;想不到先生與兄弟姊妹商榷後,決議另租房子給公婆住,公公認為是小媳婦有意請他們離開,憤而將祖先牌位一起搬到承租住處。
相當難過的碧蓮因此事感到很懺悔,為彌補已造成的誤解,經常到公婆家為祖先上香,早晚趁著上下班順路送餐給兩位老人家。2000年,公公不幸罹患癌症臥病在床,碧蓮真心向公公道歉:「我也不想讓事情演變成這樣,因為壓力很大才會抱怨,真的很對不起!」明理的公公了解媳婦的心意,甚至誇讚她的一片孝心,讓碧蓮終於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

靜思語 菩提根
碧蓮在高職畢業後,任職臺北石牌一家汽車服務廠至今,擔任公司會計與接待工作,就在結婚那年,認識客戶之一的慈濟志工王素戀,加入慈濟成為會員;當王素戀每月前來收功德款時,會向碧蓮說慈濟,送《慈濟》月刊,並分享證嚴上人靜思語。
「收據上的靜思語,常一語驚醒夢中人!」碧蓮如獲至寶,將每一句好話記錄在筆記本內,每當心情低落時拿出來閱讀,心境也跟著豁然開朗。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她在辦公室門口貼靜思語,透過靜思語與同事及客戶互動,用靜思語妙用卡當便條紙,讓收到的人備感尊重與溫馨。
雖然王素戀常邀約碧蓮參加慈濟活動,都因為家業和工作太忙,只捐善款而無法參加活動,也曾報名社區志工研習,也因緣不俱足,無法上完整個課程。
身口意 造無端
2009年,轄區警察在住家樓下,按門鈴通知碧蓮:「陳先生發生嚴重機車車禍,已送到淡水馬偕醫院。」當碧蓮趕到醫院時,只見先生毫髮無傷的躺在急診室病床上。

事後,碧蓮想起十年前,先生愛玩股票賠了很多錢,當時先生無心說了一句:「我好想讓車撞死掉,就可以領一筆錢。」沒想到竟然一語成讖,應驗在他自己身上;這讓碧蓮體會到上人說的靜思語「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的真正涵義。
發好願 結好緣
得知碧蓮先生不幸往生之事,許多慈濟人以愛和關懷接力,鼓勵碧蓮參與慈濟活動;其中關渡區志工詹秀喬鼓勵她:「妳要趕快來培訓,才能當上人真正的好弟子。」看到秀喬能夠克服時間做慈濟,讓碧蓮深受感動,是該出來付出的時候了,當下對著先生靈位期許﹕「三年後,我要做慈濟委員!」
2011年回歸五股區,由志工吳麗萍陪伴她參與三重園區親子成長班當隊輔,活動中,碧蓮看到一位單親媽媽帶著一位身障的小孩,想到自己的孩子都很健康,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之後,又遇國中同學鍾謝鴻,邀約當上人的第一代弟子,而報名2012年培訓委員,再次成為菩薩道上的同學。
明因果 迷轉悟

直到接觸上人的法,碧蓮反省自我,響應「素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原本拜拜用的豐盛葷食菜餚改用素食與水果,也不再燃燒製造空氣污染的紙錢,將拜拜省下來的錢,用祖先名義種福田,助印經書的費用,改請購靜思文物及護持大愛臺,她覺得:「無形中生活更簡單,卻也更充實了!」
深入《水懺》經藏演繹,讓碧蓮體悟到:「人命無常如轉燭 ,一息不還同灰壤,三塗苦報身膺受,發露懺悔得清淨。」現在的碧蓮了解因緣果報,更積極重視好每一個念頭。
當陪伴碧蓮走過二十年的王素戀出現在受證現場時,碧蓮不禁紅了眼眶;素戀祝福她菩薩道上更精進,接引更多的人來參與慈濟。碧蓮也發願要利用健康的身體,把握當下努力做好事,來累積福德,就像「傳心燈」一樣,把滿滿的愛再傳給別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周宜臻 新北市蘆洲報導2013/01/19)
近期相關文章:
- 2013年03月07日00:55 - 旗袍阿嬤 百歲善行存人間
- 2013年02月21日00:26 - 家如缺腳桌 韌命妻勇敢扛
- 2013年02月18日01:11 - 不要怕 天塌了有師父頂著
- 2013年02月13日08:58 - 我是油麻菜籽 不怕踢鐵板
- 2013年01月31日00:57 - 3個銅板 恩師助我三十年
歷史相關文章:
- 2013年01月25日07:46 - 一不再是一 溫柔婦找回愛
- 2013年01月21日01:00 - 悍師變阿姨 忍「無可忍」
- 2013年01月14日01:26 - 第七戒 讓賭徒蛻變慈濟人
- 2013年01月12日01:05 - 車禍肇事 嗜賭夫猛然覺醒
- 2013年01月11日03:31 - 揮別藍色枷鎖 重啟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