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1年出生於金門的王維連,父親王式根先生育有五男三女。身為長子的他在八二三砲戰時隨學校舉遷到花蓮就讀初中,繼而選擇後補軍官當起職業軍人,也開啟協助弟妹陸續來臺就學、就業的因緣。
長兄如父,王維連有著很重的傳統觀念,總想多賺些錢照顧家人,尤其自組家庭育有一男兩女後,更覺得責任重大。離開軍旅後一心一意要好好闖出一番事業,開店、直銷或許曾經讓他風光一時,但最終還是只能讓家人溫飽。
震災牽因緣 承擔總務勤耕耘
臺灣九二一大地震讓災區很多人無家可歸,因么弟王維洲(惟穆)的邀約,讓當時正處事業不順遂的大哥王維連走入災區。長達一年多的時日投入希望工程,協助災民重建的日子,讓他對人生有了不一樣選擇,意識到人生除了追求名利,還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投入。

同一梯次裡,中和地區約有七、八位志工,每天相處在一起,其中還有北區慈誠大隊長黎逢時。彼此深刻的情誼,到如今,偶一見面都分外高興。「這個因緣引領著我踏上見習、培訓慈誠之路。」維連在災區雖穿著便服,但很能配合慈濟志工們,因此開啟他一門深入總務志工的因緣。
在希望工程裡,組合屋的拆卸需要有人管理器材,承擔的志工因工作因素必須返回臺北無法長駐。「黎大隊長就指派我承擔總務窗口,我熱心的個性做起來很歡喜。」王維連以驕傲的語氣回憶當時的承擔。
「回到臺北(當時的永和區)黃財源師兄知道我有這段經歷,要我接任社區總務。我不推辭,就做到現在;因為雙和聯絡處啟用,社區擴編,於是與各和氣窗口一起承擔。」維連話說因緣。
體力難負荷 管家婆漸懂柔軟
「承擔總務真的很辛苦,要提早來,要最晚走,人家走光了你還不能走,要去收東西。物件都要等活動結束才能收。」維連談著總務的辛苦,但卻從來沒說「要卸下這個重擔」,只是自嘆年紀大了,諾大的地下室總務倉庫來來回回的跑著,尤其是當時景觀施工期,一天下來走到兩條腿都受不了。

「如果有志工反映缺任何用品,我都會盡量自己去購買,以免讓人家自己去買,事後又不好意思請款的困擾。」維連多年的經驗,練就了體貼的心。
自喻「管家婆」的王維連常有得罪人的時候。「師兄!師兄!這個東西借給我,三分鐘後還給你。」結果三個小時後還沒有「還回來」。這樣的事情常常會發生,因此,從此設簿登記,制度慢慢建立起來,也因為要與人磨合,他也學會了將「對不起」說出口。
善用資源 堅持簡約體貼用心
「師兄!師兄!明天要用電池,都沒電了要去買。」當時聽到志工需求的王維連,顧不得腳受傷,晚上又趕到連絡處測試那些被封好寫著「不良品」的電池,「結果二十一個電池裡只有一個沒有電。」王維連不但是「管家婆」,還是時下年輕人口中的「省錢一哥」,因為,在安和環保站裏,總會看到他在回收品當中,找尋可以再利用的資源。

手術後的王維連,依然堅守自己總務的崗位,因為他覺得「能夠繼續付出是最大的福份」。除此之外,心中最大的期望是妻子也能和他併肩同行菩薩道。「有願就有力」,2008受證委員在慈濟路上更深耕,也為接引妻子菩薩行而鋪陳。【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雪真 新北市雙和報導 2013/08/28 )
近期相關文章:
- 2013年10月06日00:22 - 媽媽的心事 女兒想知道
- 2013年09月26日00:32 - 戰鬥機醫生 電扇再造恩人
- 2013年09月24日01:59 - 一碗好吃米粉湯 樂當阿姊
- 2013年09月16日02:24 - 受用一句就夠 去貪靠自己
- 2013年09月13日02:32 - 屈身如蝦 受果方知過去業
歷史相關文章:
- 2013年08月27日01:12 - 掌店48年 老闆娘想做的事
- 2013年08月26日01:08 - 親得離塵垢 子道方成就
- 2013年08月24日10:13 - 走出小愛 成就阿甘正傳
- 2013年08月18日00:58 - 懺不孝 董事長跪求原諒
- 2013年08月12日01:26 - 演好人生角色 挫折造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