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2016.07.30,食物浪費問題隨著全球飢餓、資源分配不均、氣候暖化越趨嚴重,成為近年國際焦點議題。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延續去年「飲食革命.翻轉餐桌」系列,今年鎖定「食物零浪費」,以台灣食物供應鏈為架構,從生產、零售通路到家戶個人消費端一一檢視,剖析台灣食物損耗緣由,也指出可能的對策。......
- 詳細內容
2016.07.30,我們丟棄的食物,害了地球,也害了我們自己。台灣一年至少損耗三百七十三萬噸糧食,若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糧食損耗與碳排放關係報告比對換算,等於多了生產這些糧食過程會排放的九百四十七萬噸二氧化碳,使酷暑下冰雹等異常氣候更嚴重,有如棄食對人類的反擊。......
- 詳細內容
2016.07.07,塑膠製品密度小,進入海洋多隨著海流漂到各大洋的垃圾帶,科學家甚至發現,英國海域的塑膠垃圾兩年內就會漂流到北極,冰封在冰層中。科學家擔憂,全球暖化之下,融冰釋出的垃圾污染,恐怕會嚴重破壞當地脆弱環境。......
- 詳細內容
2016.06.12,高雄市立圖書館每個小細節,都受到外界用放大鏡檢視,這是因為它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全球卓越」建築首獎的圖書館,光是銀級的綠建築認證就有7項,還有好幾項全國或世界第一的頭銜,包括它是全球首座懸吊式綠建築,還有全球最大的景觀中庭、全球最高採光穿透性圖書館以及全球首座無樑柱遮蔽的大廣場。...
- 詳細內容
2016.03.28,市面上口罩種類多,消保處抽驗,一般口罩超過50%有誇大嫌疑,醫用口罩也有53%不符標準。到底哪種比較好?基本上可以分成:紙口罩、一般醫用口罩、活性碳醫用口罩、以及N95與布料口罩,記者實地測試,紙口罩不僅滲透率高,穿透率也高,無法隔絕粉塵,而N95雖然阻絕效果好,但也容易造成呼吸不順,專家建議,選用「一般醫用口罩」就足夠,能隔絕80%~90%PM2.5。......
- 詳細內容
2016.03.16,今年1月的世界經濟論壇,揭露出塑膠產業的五大醜陋真相。美國史丹佛大學科學家如今藉由創新的研發技術,從二氧化碳和非食用性植物(例如農業廢棄物和草)製成可分解塑膠,或可大幅度降低塑膠產業的碳足跡。......
- 詳細內容
2016.02.17,台大公衛學院去年底公布一紙最新研究,指出PM2.5(細懸浮微粒)是地球上最大環境健康風險因子,空氣汙染每年在台奪走逾6000條人命。一時間震撼全台。 ......
- 詳細內容
2015.11.10,美國研究機構今天發表的報告說,若目前地球暖化的趨勢繼續下去,未來全球將升溫攝氏4度,海平面上升將淹沒大片陸地,涵蓋6億多人的居住範圍,而中國大陸將是受創最重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