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臺灣,每月捐款十元的會員約佔慈濟總體善款的56%,
一天存下3角3分錢,不影響生活,卻是舉手之間就能做好事。
延續至今,許多慈濟會員每日存下3.3元或10元,
每個月就能儲存100元或300元,集眾人點滴愛心匯入慈濟功德海;
平時濟貧膚苦,急難時也能發揮即時救人之效。時空轉換,
「如果自己省一點,生活還是過得去,省下的錢就能助人」,
依舊是志工們的心願;直到105年,
每次捐款五百元以下的善心人士仍佔92%,同樣是「小錢行大善」的力量。

 

緣起於一念不忍眾生苦的悲心,民國55年證嚴上人於臺灣花蓮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早期與五位弟子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四元的嬰兒鞋,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毛買菜錢,開啟「竹筒歲月」扶貧救難的慈善工作。
慈濟委員跟隨上人下鄉訪貧,看到眾生種種苦難,心生不捨;看到所有善款都用在慈善濟貧,上人帶著弟子修行,履踐奉行克勤、克儉、克難自力更生的生活,於心不忍;不僅自己按月捐款護持,同時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加入做好事,既是濟貧、也是教富。
「竹筒歲月」的效應很快在花蓮各地的菜市場發酵了,有買菜的五毛錢、有賣菜的五毛錢,「提菜籃」的會員與日俱增,不只捐錢,也開始有人提報需要救濟的個案。
慈濟四十周年慶,證嚴上人呼籲回歸最初的初發心,全球啟動「回歸竹筒歲月‧樹立慈濟新年輪」。在辦公室、在家裡、在學校、在社區店家擺放各種形式的竹筒,清脆的銅板聲不時響起,日日存好念。在濟貧、救急時,分享「竹筒歲月的故事」,受難受苦是一時的,啟發知足感恩的心靈富足,是「濟貧教富」,也是種下善因。
在臺灣竹筒歲月叮咚作響,愛心的聲波也傳遞到全球!就如97年(西元2008年)緬甸「納吉斯(Cyclone Nargis)」氣旋造成當地嚴重災情,本會進行各項短中長期的援助計畫,包含提供稻種,援助當地受災農民復耕,農民稱之為「福種」。
懷抱「受人點滴 湧泉以報」的感恩心情,他們落實「日捐一把米」的愛心米撲滿,幫助社區更貧困的鄉親。此外,當地村民更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從受助災民轉變為付出助人的人!
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南非、賴索托、莫三比克等等國家,也將臺灣竹筒歲月的精神帶到當地並發揚光大,一支支竹筒讓苦難的人也有付出的機會;在付出中,享受到助人的快樂。
臺灣慈濟人關懷的腳步始終不曾停歇,為了落實淨化人心理念,志工走入監獄關懷,在屏東監獄帶動「靜思語讀書會」、經藏演繹、響應齋戒。真摯無瑕的大愛,讓不少受刑人感動而懺悔過往,同時立願就此改過行善。他們定期將郵票投入撲滿,點滴傳遞無比珍貴的愛心能量。
回歸「竹筒歲月」是「每日一善常憶念,飲水思源不忘本」,也是護一念心,立一分志,回歸儉樸生活。而今,在臺灣和全球的米撲滿、水撲滿、電撲滿,還有戒酒、戒煙、戒零食等等形式多樣的撲滿,點滴累積好習慣,也讓善行源源不絕如縷。
在核心價值不變下,「五毛錢」的方法運用在不同時代、不同空間,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無論是存糧助人、存愛心回饋、或者存郵票傳愛等等,皆緣於「竹筒歲月」的啟發,是把行善的動機藏在日常生活裡,善行網絡就此綿密撒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