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屆國一感恩班活動記錄

日期:110.12.10

地點:國一感恩班教室

主題:盤點生命價值~我形我塑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了解群體互助互愛的重要。

2.透過植物成長過程,體會生命的珍貴價值。

記錄:蔡春來

◎感飢12送愛國際:

振家主任:12月是感恩月,感恩心永遠都在,永遠不嫌多。

迎接2022年,生在幸福的台灣,無法想像那些難民、飢民的苦,阿富汗國家是急性飢餓的人民,白飯配鹽巴,一天中唯一的一食。

垃圾場回收富有人的剩食,回家洗過再重新蒸煮,也是一道美食。

你願意接受挑戰嗎?

日期:110.12.21

時間:早上6:00~18:00

1.體驗飢餓

2.同理慈悲

3.國際關懷

4.反思生命

在您體驗的當下,捐出您的午、晚餐善心,為全世界的難民、飢民付出你的愛心。

◎講師主題:在伊斯蘭的國度~行菩薩道

講師余自成師兄:

合心耕耘協力補位,人人真善美。

上人一句靜思語,讓余自成師兄在人文真善美的志業中不悔慈濟路。

上人說:無相付出,所得無量。

自成師兄分享:

因感動而進入慈濟,慈濟師兄師姐不斷的鼓勵陪伴,造就了今天的他,原本內向的他,成就了今天台上的他,能夠在台上侃侃而談,自己生命中的價值。

愛不分宗教團體,在土耳其採訪的那段日子,真正讓他體會 上人對眾生的愛,那份愛不分宗教,如疼弟子一樣的大愛。

承擔人文真善美之後,有機會走遍全世界,親眼見證苦難的眾生。

余師兄說,因要留下慈濟完整的歷史,購買了百萬的器材,看到難民笑,慈濟人笑,看到難民哭,慈濟人哭,難民的悲哀,我們是何等的幸福啊。

在他人悲傷的時候,展開雙手去擁抱,在他人哭泣的時候,貼近耳邊去膚慰,讓愛的力量,善的循環不斷。

◎李玲惠校長:

每一個進慈濟的孩子,一定有他的因緣,只是根器不同。

讓孩子養成慈悲心,每個孩子都是一份善的力量,需要懿德爸媽的啟發。

◎班級經營:

導師也一起進教室陪伴孩子,今天是第二次與孩子實體互動,雖然稍微有點認識,但還感陌生,進入活動後,孩子即活絡起來啦。

燕琴媽媽希望孩子能盤點自己生命,從懂事到現在,自己有多幸福。

第一項活動先讓孩子,如何與同學之間相處,從學習中互相尊重。

燕琴媽媽準備了五個不同顏色的塑膠瓶蓋,分做五包,五個孩子出列,將自己手上的這包五種顏色的瓶蓋,換做成同一種顏色,同學在互動中有了啟發。

孩子們分享:在互換中必須要和顏悅色,謙卑有禮才能完成。

為了鼓勵孩子,媽媽頒發前三名小禮物,小吊飾靜思卡,其實到最後參與的五個孩子,全部有獎,讓孩子能夠有參與感。

影片欣賞:原本是幸福的家庭,因爸爸生病,只能靠媽媽賺錢過日子。慈濟師兄師姊的關懷,孩子很懂事,不管在功課或學習上都有所成長,獲頒新芽獎助學金,孩子回饋希望將來有能力,也要去幫助苦難人。

燕琴媽媽帶來了已經成長非常漂亮的盆摘,雖然跟今天讓孩子們體驗的材料有所不同,因希望孩子從最簡單的盆摘,每天去觀察成長的過程,以2-3人團隊來照顧,每天寫記錄。

媽媽只提供孩子盆摘器具,種子綠豆、紅豆、橘子的籽還有紙張,並沒有其他能讓種子發芽的材料,就是要讓孩子省思,如何能讓這些種子,長大成幼苗。

更希望能記錄這些種子生長的情形,下次媽媽們來時,可以與我們分享。

◎靜茹媽媽用心製作了一個祝福平安包,因要過年了,媽媽們希望祝福孩子們平安過每一天,尤其在這疫情不穩定下,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快樂,幸福過著每一天。

12月生日:楊皓安、林秝寬、林雅婕、藍雲祺、蘇穎涵、林芸瑩等6位。

大家為生日的孩子祝福,希望孩子生日快樂,健康平安。

◎點心時間:

請第一小組孩子端送點心,為第二、三小組孩子服務,而且要雙手奉上,表示恭敬的心,讓他們感受您的誠意。孩子拿著點心分做三小組,每組帶開與孩子們互動。美雪媽媽親自為孩子們做的點心,好吃又可口,孩子吃得津津有味。

孩子分享:好喜歡媽媽帶來的點心,讓我們幸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