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屆國一大愛班10月慈懿活動

時間:民國 111 10 21日 星期五

地點:慈中國一大愛班教室

紀錄人:劉芳如

參加人員:黃志清、王靖慈、鄭麗娟、林啟平、施錫銘、葉玉敏、邱淑姿、葉東壬、周坤瑛

活動內容:

為不影響老師與孩子們午休,今日全體爸媽在妙膳廳裡等待時間出發入班。為了吸引孩子的目光,爸媽先用暑期新生訓練時的活動記錄剪輯、搭配輕快的「拍手歌」讓孩子們從午休的睡意中漫醒,孩子們看到照片裡的主角,在逐漸歡喜的氣氛下開啟今日慈懿日的活動。

為讓大家都有參與,今日破冰遊戲「心如工畫師」。先讓孩子們看一段影片,影片描述一位老木工即將要退休,老闆請他再幫忙蓋一間房子。老木工的心情(當然是不悅)影響了新蓋房子的品質(偷工減料)。影片穿插停格時間,分家族進行比賽-各家族成員用接力方式繪出如果您是老木工,請用繪圖方式畫出您即將蓋的房子。影片的後段,老闆為犒賞老木工的辛勞,要將這個已經蓋好的房子送給老木工。此時老木工心情跌入谷底,早知如此就應該用心的蓋好這間房子啊!心如工畫師-我們每個人的心就像一隻彩色筆一樣,可以彩畫世間任何的東西,我們要把自己的人生彩畫成什麼樣子呢?如是因,如是果,時時心存善念,人生就會呈現出一幅美麗的景象。如同您每天在做的事都是為了這間房子在打拼,房子要大間還是小間,裝潢要如何,要住好房子還是壞房子,都取決於您自己,凡事要用心。

接著是淑姿媽以自身病後重生的覺悟,將泰北的實際體驗與同學們分享「1990年代,泰北難民家庭的孩子,是這樣刻苦學習、磨練毅力」。淑姿媽在2018年曾經與教聯會老師至泰國慈濟清邁中小學教授中華文化及推廣環保,見證慈濟在泰北慈善扶困及教育紮根慈濟人文。「清邁慈濟學校」是慈濟(2005)在海外興辦的第一所學校,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所招收的學生已經不全然是難民後代,有的學生是遠從曼谷而來,畢業後還到台灣的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就讀;立志未來返回泰北任教,把慈濟人文從教育落實。由於泰國2004年開始推動全國性的道德教育,使得泰國各界、包括不少大學,對於慈濟教育出來的孩子,讚譽有加,都是泰國優質的軟實力。

十月份的壽星有肇錡、富鈞、頎暘、旻澄、育慈同學,爸媽們準備的蛋糕、點心及水果。在大家歡喜熱情的歌聲中祝福本月主角們生日快樂,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身旁的每一個人。聽孩子們說早上育慈已分享大家吃巧克力耶!好棒!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非常快,在各家族照畫下短暫句點,期盼下次慈懿日能帶給孩子更多的歡愉及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