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zuchi.org.tw/tzuyi/index.php/2016-02-03-01-08-40/2016-03-31-07-34-29/190-21/1041-20220408#sigFreeId2d73cad818
2022年四月慈懿日活動紀錄
日期:2022/4/8(五)
班級:花蓮慈中第21屆國二善解班
陪伴爸媽:
徐政裕、任天時、陳鳴慧、楊秀萍、沈芳吉、劉明繐、賴慈曼、游挽、李貴玉等9位懿德爸媽共同陪伴
活動內容:慈誠懿德線上親子互動
照相:徐政裕、游挽、賴慈曼
文字:賴慈曼
此次懿德日~因疫情升温的原故,只能以視訊連線方式與佩琪老師及孩子們見面,感恩老師及幾位孩子們一起幫忙架設電腦及使用手機使我們能夠及時與教室裡的孩子們互動。
四月我們班準備了三個主題要與孩子們分享~由秀萍媽(花媽)代表和孩子們互動!
一、四月的主題是關於「清明節」,清明節許多家庭就是要吃潤餅?! 其實這個習俗源於「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為「禁火節」,它的確切日期是在冬至後的第105日,但因為日子常常與清明節重複,所以寒食節的習俗也就貫徹到了清明節。隨著時代演變,民間不成文的規定會將寒食節定在清明節前一日。而寒食節要吃潤餅的習俗,是源於春秋時代的傳說故事。晉文公重耳即位前離開晉國,在外流亡流亡了19年之久,在這期間有5名賢士誓死追隨。有一次重耳因不耐饑寒而昏倒,賢士介子推(介之推)「割股」,將自己的大腿肉割下,烹煮成肉湯給重耳食用,重耳也因此保住了性命。而這個故事正是「割股奉君」一詞的由來。當重耳回到晉國登基後,介子推以「功不言祿」拒絕受封,決定回鄉與老母親隱居。後來重耳派人到山上搜索,希望能找到介子推,但因他拒絕下山,所以重耳決定放火燒山,逼迫他現身。沒想到介子推仍未出現,最後發現介之推母子抱著樹被燒死。此事讓重耳後悔不已,從此下令,每到介子推的祭日,舉國上下都不得開火3日。而料理過程都不需要開火的潤餅,也成為寒食節必吃的食物。即使時代演變至今,已經沒有連3天吃寒食的習俗,但潤餅對於許多民眾來說,就是個代表性的應景食物。
其實,我們也不一定要吃潤餅,我們可以用靜思書軒裡的很多淨斯食品來替代,不旦營養健康又兼顧做愛心喔!
二、「換位思考」:
秀萍媽給孩子們看了幾張圖片,並問孩子們在圖片裡看到了什麼?
生活中有許多事,都只是立場,思考角度不同而已!要時時學習「換位思考」,就不容易引起衝突!
假如,做錯事時,道歉很難嗎?
解鈴人還須繫鈴人(要有「勇氣」道歉!)
三、接下來與大家一起觀看「愛在烽火前線」影片~這是一部關於「烏俄戰爭」的影片,片中看到烏克蘭遭受強烈攻擊,人民被迫逃離家園流離失所⋯
秀萍媽借機教育孩子們:同學、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否則就會像戰爭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戰爭一旦啓動,宛如地獄門開啟一般可怕⋯
戰爭是因為人禍所引起,只要有少數人因為觀念的偏差,便可能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進而造成不只是一個國家的動蕩不安,許多家庭便會因此而支離破碎;更會引起全世界的不安定⋯戰爭中最無辜的就是人民。
緊接著就是要祝福四月份壽星:彭宇任「生日快樂」,大家一起為壽星唱生日快樂歌;禮物和卡片已事先送到老師手中,視訊現場由老師轉交!
最後:老師及時分享孩子們吃點心(車輪餅)的畫面,看著孩子們開心吃點心的樣子,相信爸爸媽媽們心裡都是滿滿的滿足與喜悅。
*這次視訊連線還算順利;不過,視訊連線的成果畢竟不能和實體見面一樣有那麼多愛的溫度⋯
期待下個月能回到學校和孩子們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