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二善解班 4月班級活動紀錄

日期:20230421-22

地點:國二善解班、靜思精舍

主題:職業達人分享、路跑

參加人員:

陳孝信、張麗柚、吳玉金、蔡雅純、董美娥

照片:張麗柚、蔡雅純、吳玉金、陳孝信

紀錄:張麗柚、蔡雅純

◎計畫趕不上變化 一切都是好因緣

班上原有九位爸爸媽媽回花蓮,行前一週,因故最後只五位成行,這是史上最少參與的一次。想起師父叮嚀:「人多好做事,人少多做事。」人人補位圓滿;另本次慈懿日國二配合輔導室輔導手冊生涯規畫課程,第一堂課是「職業分享」,事前邀約各班一至二位爸媽介紹自己職業,原以為自己班級就好,行前三天接到通知:為讓同學認識不同領域職業,請分享者縮短時間跑二個班分享,一切都是好因緣,歡喜承擔。

◎懿德日二大主題:

首先是輔導室徐振家主任介紹國二學生配合「生涯輔導手冊」,請分享爸媽協助完成1617頁生涯發展教育填寫。徐主任考量職業多元以及時間,讓分享爸媽就近換班,感恩入班職業介紹的爸爸媽媽,更幽默的提醒:若學生評量分數不高,應該是不喜歡該職業,不是爸爸媽媽說的不好喔!

第二是清邁慈濟學校人文室張泰華主任以簡介及示範,說明「泰國灑水祝福禮節」和泰北學生進班注意事項。

聽到這段分享特別有感觸,想起去年12月高雄巨蛋法華演繹,其中一段就是泰北扶困計劃,讓人熱淚盈眶。說起泰北與慈濟因緣,從1949年說起,中華民國軍隊撤退到臺灣,一群被遺忘在泰北的國軍,沒有國籍,被歷史洪流吞噬凋零,19941月,時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蔣孝嚴先生,前來拜會上人,希望慈濟伸援泰北難胞,經過勘災,於19951月正式啟動「泰北三年扶困計畫」,農業輔導、老兵安養、住房重建、慈善救濟、貧童助學及興辦慈濟完全教育學校。2002427日,慈濟於海外興辦暨動工第一所學校,「佛教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從2005年招生至今,目前有國小、國中、高中部,該校有慈濟人文的融入,同時兼顧泰國傳統文化,深受當地肯定。

「教育希望工程」是孤軍子弟最重要的依靠,泰北扶困計畫,讓輾轉流亡在泰北的孤軍子弟,從此不再飄零,得以走出大山,融入泰國社會,播撒希望的種子,開展自己的新人生。

◎職業介紹

首先是麗柚媽媽分享「國防自主MIT」,麗柚媽媽是軍中雇員,從民國76年宜蘭礁溪聯勤第204廠,到79年婚後請調高雄聯勤第205廠(現今軍備局第205廠),36年服務,經歷政戰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秘書等職務,目前主要負責,敦請睦鄰民事工作、新聞工作、對內刊物、媒體採訪以及單位各類模範選拔表揚等。

國防部長邱國正說:「自己的國家,自己防衛」。兵器武備的優勢,自古以來一直是戰場決勝的關鍵之一,涉及科學、工藝技術、材料來源、實驗積累、財政支援等…一套完整的體系,若無長期穩定培養運作,斷不可得。

「國防自主」有高深的國防戰略與防衛作戰構想,今日簡單說說軍備局第205廠武器裝備「自研自製」的成果。

說起205廠,最早可追朔至1862年李鴻章滿清時期的蘇州洋砲局,前身是金陵兵工廠,民國37年隨國民政府撤遷來臺,即在位於亞洲新灣區內高雄前鎮現址,民國103年再合併位於大樹區專司火炸藥類軍備局第203廠,205廠主要負責40公厘口徑以下各式的手槍、步槍、機槍、機炮、彈藥及各式火炸藥、底火、特種塗料及軍用經理品之研發與生產,為國軍輕兵器、彈藥及火炸藥唯一製供來源並協助三軍處理廢棄彈藥等,國軍戰鬥個人裝備,也都是205廠產品,總之,每一個當過兵的人,應該都有使用205廠產品,可見在國防自主貢獻及重要角色。

國防自主在軍備無法自足的現實下彌足珍貴,期藉由此次簡介,讓學生對全民國防、國防自主能量,有概略的認知,認識不一樣的國軍,瞭解國軍需要更多高科技人才投入,持續「研發創新、追求卓越」,厚植國防戰力,確保國家安全。「國防自主MIT」我有信心,請國人給予支持鼓勵,更歡迎加入國軍行列。

#第二位分享者是李嘉富爸爸:

「身心科是什麼?」

「跟心理醫生一樣嗎?」

「跟神經科醫生一樣嗎?」

一連三問開啟今天的職涯分享!嘉富師兄,從事軍醫,回憶的高中的時候其實也還不知道要做什麼,高中時期有分甲組(理工,到台積電上班的)、乙組(文組,作家)、丙組(農);當年的大學聯考並沒有考得很好,當時母親說因為家中經濟不算很好,如果能到軍體系,畢業就可以有工作。

因為選擇國防醫學,從唸書就都沒有跟家裡拿錢,畢業之後甚至買了一台車讓自己工作上可以使用!國防醫學院是以「物理」為主要,所以即使嘉富爸爸是校選甲組,也還是有機會進入到醫療體系,現在是負責台北失智的單位,最親切的長輩也都進入衰老,專長是失智、社區居家關懷、心理照護、醫療技能…。

嘉富爸爸鼓勵同學可以思考一件事情:多涉略一些關於自己未來想要做的職業相關事情,如果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可以從自己的個性、興趣去分析,同時要把目前的學科好好學習,未來都可以用得上,另外,也可以多參考父母親的意見,或者請教師長、相關領域專家多討論!

◎接下來是孩子們最期待的點心暨家聚時間。

擅長烹飪美食的美菊媽媽,因故無法成行,三家請妙膳廳準備了好吃好喝的素圓、奶茶,孩子們開心的排隊取餐、享用;孝信爸爸帶來了「蛇板」,用完點心的孩子開心的體驗,有些同學有經驗,控制自如,好不快樂,有些同學初體驗,戰戰兢兢,孝信爸爸特別叮嚀注意安全。

接著是妙膳廳分享、經驗交流,全體虔誠祈禱明日精舍路跑順利,晚膳後搭車到全球寮房安單,南區爸媽都是大清早搭車,且明早5點出發,快篩後大家早早休息,養精蓄銳,迎接明日精舍路跑。

4/22精舍路跑

清晨徐徐涼風,太感恩了,一掃連日陰雨陰霾;班上4位爸媽留下,孝信爸爸是交通組,一早先回慈中協助交通引導,其餘3位媽媽場佈組,5點從花蓮慈院回到精舍,幫忙將行李就序後,到帳棚區排童軍椅,連續2年場佈,媽媽們笑說排椅子不難,最難是解開綁童軍椅的繩子,各班為了牢牢捆住椅子,真是用盡心力纏繞啊!

接著到精舍山門前迎接即將到達終點的選手,「堅持、衝刺、加油」,最後回到帳棚區與班上孩子互動關懷,有的孩子早早跑回,正享用精舍師父用心準備的各式早餐、飲品,有的氣喘噓噓,食不下嚥,為每個孩子拍照,留下珍貴足跡。

精舍巡禮分四組,第四組由德根師父導覽,師父尚在忙碌中,趁空檔小組合照。師父帶我們到菜園區,德根師父開示:「師法大自然」,玉米隨風傾倒,有自救能力,從旁紮得更深。

上人心量寬廣,勇敢帶領弟子,成就今日慈濟。只是順境容易懈怠,如果弟子覺性不起,無法精進。

德根師父問上人從哪一日沒有主持志工早會呢?220起上人沒有主持志工早會。

自然法則,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生命是減法人生,如何才能過加法人生?有人回答「慧命成長」,「是」,師父再問大家,佈施時間做慈濟,慧命有成長嗎?盤點自己有重視慈濟人身分嗎?

效法早期慈濟人的韌力、拱橋精神,以前參加活動看到附近有慈濟旗心就安了,感受到慈濟人的溫度。師父分享去年天不給,種什麼都不好種,體悟「寸草不生」,老天教會我們順天而為,我們生在有福的世代,要知足、感恩。

經過蠟燭廠房,師父分享早期慈濟歌選「當一滴燭淚落下來」,人生如舞台,凡事心存感恩,愛惜和滿足,一切因緣生、因緣聚、因緣成,人生如蠟燭,即使有心,也要點燃方能造福,當一滴燭淚落下來,生又何嘗生、死又何曾死…

師父提醒不要瞧不起老人,人不一定會老喔!

想起曾在榮民之家看到對聯:

「昔日的英雄、今日的老人、明日的我們」心有戚戚焉。

人最難看見的是自己,如何栽培自己、涵養自己,一定要靜下心來看書。

靜思語淨化人心,是非當教育,讚美當警惕,知足少慾,懂得分享就是惜福,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落實在生活中,感恩德根師父殷殷叮嚀。

因班上爸媽皆已隨社區朝山,午餐後踏上返途,又將各自忙碌家業、事業及志業,2日心靈之旅,有資糧、有道糧,豐富踏實,特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