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第26屆慈誠懿德培訓暨新生始業輔導活動

日期:114731-82日(週四~週六)

主題:慈懿培訓暨第26屆新生報到、新生成長營

出席者:高一大愛班全體師生

(慈懿爸媽:謝國瑞、王淑惠、蕭夙君、陳淑美、林素貞、邱梅、劉玫足、劉秋美、李隆智等九位)

地點:花蓮靜思堂、慈大附中

記錄:劉秋美

壹、731日當天慈懿會爸媽們及工作人員陸續報到、課務、場佈、引導及安排學生進入宿舍

貳、81日活動內容

分享者:德瑝師父

德瑝師父細說慈誠懿德的責任與使命,並說明為何「慈誠懿德」的重要性。以下分為三點,期許大家可以朝向這個方向去努力。

(一)期許慈濟委員以溫情關懷學生,在潛移默化下,使他們能以愛心待人。

(二)期許以慈誠爸爸懿德媽媽擁有豐富人生閱歷,能幫助學生擴展人生生命的透徹認識。

(三)期許慈懿會能成為學生、家長與學校三者溝通管道之一。

會中,德瑝師父以多則影片跟大家分享,期勉我們不論在哪個階段,學習生活要EQ高,做事只要「堅持往上爬,絆腳石就能成為墊腳石」。此外,相較於五、十年前的教育狀況,現在年輕人普遍擁有高學歷,上人開示:雖然時代不同,有高學歷,也要有高智慧,更需要有「高道德」。面對年輕的世代,倘若行為一有偏差,沒被糾正,還鼓勵想到就去做,其實是潛藏危機,所以能多一點時間持續陪伴年輕人,一步一步踏實走。

分享者:慈濟大學諮商中心林逸軒心理師

目前服務於花蓮慈濟大學諮商中心的林心理師,分享在我們面對的世代,如何與孩子對話。與孩子話「療」從此刻開始。話題中從生活作習、住宿情況、人際關係、學習情況、有無加入社團、喜歡的興趣聊起。

如何陪伴孩子的技巧~不再說「沒關係」。尊重孩子每個情緒、協助瞭解孩子的情緒,理解每個情緒都有存在的價值。爸媽們要會學習肯定孩子~肯定與讚美必須基於事實、肯定行為的過程、肯定背後的意圖、給予行為新的意義或價值。讓孩子因應挫敗、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傾聽孩子的處境、回應孩子情緒感受、詢問孩子對問題解決的方案、肯定孩子因應問題的過程、感謝孩子的信任。

面對高壓環境,林心理師分享創造腦內快樂因子: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四大要素,從生活中找對方法,透過練習多微笑、看喜劇、吃黑巧克力、常運動、適時擁抱、給予讚美等,可 以對抗壓力所產生的焦慮、恐慌、失眠、憂鬱狀況。

分享者:各班級慈懿爸媽

用完午齋,到了慈懿爸媽們智慧交流時間,透過各班抽到不同題目進行溝通討論,本班抽到題目是:「對於加入慈懿會有什麼樣的期許」,經過腦力激盪,爸媽們分別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話呈現在大海報。邱梅師姐期許能做到三點:奉獻愛心、感覺溫暖、自我成長;夙君師姐期許新的學期加入懿德團隊可以持續學習與成長,力行菩蕯道;國瑞師兄表示曾因事業關係與家裡小孩互動有限,期許加入懿德會能夠與其他爸媽共同付出植入福田;玫足師姐期許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能貢獻良能,並走在正確的人生道路。我們這一班,由資深淑惠師姐指導,她期許自己走進校園陪伴孩子,可以讓自己更年輕,也能透過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成長。而我,也有小小的期許,期許在慈懿會陪伴下,每位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各班海報完成後,大家搶先上台分享,熱鬧聲、歡樂聲,與平日莊嚴又安靜的靜思堂非常不一樣。

分享者:慈大附中廖逸貞校長

廖校長從慈青走入志業體,成為教師,如今承擔校長職務,今天更是廖校長接任慈大附中校長職務的第一天。在台上,校長好幾次情緒激動,哽咽拭淚,述說她的人生幾個重要階段都與慈濟人緊密結合著。不僅求學階段就有慈懿爸媽的陪伴與照顧,回到志業體工作後,也深受幾位歷任校長的栽培與提攜。從未婚到已婚,包含家中長輩因病離世、無法即時在身旁照料,也都由慈濟人協助處理。廖校長以「父母心、慈懿情」做為主題,貼心告訴在場爸媽們,承擔慈懿會的主要工作與建議,並以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是發芽、開花時間不同,期許大家「過程用心、結果隨緣」與大家分享。

為了更快認識高一大愛班每位孩子,慈懿爸媽先透過與導師相見歡時段座談,本班導師易育霖老師,已在慈中服務很長一段時間,是一位資深教師。本班學生才剛新生報到,但易老師已經清楚瞭解每位孩子的家庭狀況,爸媽們針對未來需進行的家訪,先行與老師進行對話,確認每位孩子的住居所,跨越幾縣市,往後將如何安排家訪動線。初步瞭解,本班孩子有不少來自花蓮縣玉里鎮、新北市以及花蓮市的在地小孩。初次見面,老師持著拐杖,得知因為運動過量造成腿部不適,經開刀手術恢復中,祝福老師早日康復。

明天重頭戲來囉!相見歡活動,分站體驗是重頭戲之一。

為了讓活動流暢進行,慈懿爸媽利用傍晚時間,熟悉校園環境,大家分工在體驗教室裡佈置教案工具、生活物品,完成場地佈置,加緊把握時間排練明日活動的流程。分站場佈後,懿德媽媽們前往女生宿舍,一出電梯從走廊到寢室間,彌漫著沐浴乳的香氣,撲鼻而來有回家的感覺,聽到孩子的歡笑聲,孩子們開心迎接懿德媽媽到來。本班女學生寢室分在兩間,空間設計好人性,寢室間可以互通,不用走獨立大門。在移動中,媽媽們關心著每位孩子宿舍環境、寢室配置、盥洗設備,貼心照顧好每位住宿生的心情。

參、82日活動內容

清晨返回校園,親子相見歡時間終於到囉!高中部活動地點在天文館,大家齊聚一堂,經過巧思安排,孩子們坐台下,爸媽們上台表演手語,讓孩子們找到對應的班級爸媽。本班指定手語是「365天天靜思語」,在爸媽們上台表演前,部分媽媽臨時被指派到其他地方表演手語。在人手不足情況下,爸媽們靈機一動即興表演,與踩排的內容完全不一樣,但大愛班學生代表~~訡芸仍然跑來台前跟我們相認,讓爸媽們好感動,「醬厲害!一眼就被看出來。」接著,班級孩子們分成3個家族,由3~4位慈懿爸媽協助孩子完成圓桌上的五指圖製作。藉由五指圖可讓爸媽們更瞭解每位孩子的家庭狀況、興趣、未來生活志向等。透過短暫相見歡時間,爸媽們也能進一步與孩子接觸,彼此之間有多一層的認識。

分站體驗時間到囉!體驗活動分為7大主題,分別是「食在有人文、衣帶翩翩、住處好周到、禮儀之美、環保大作戰、美心我最行、最美的一刻」。7大主題分別在不同教室由慈懿爸媽們擔任關主,孩子輪流到各教室與爸媽們進行互動,藉由活動的傳達,重視慈濟的禮儀之美,期許好的行儀能融入孩子日常生活中,展現人文氣質。

好興奮~~與孩子們共進午餐時間終於到了,用餐地點在妙膳廳,各桌分配兩位慈懿爸媽與孩子同坐,彼此陌生,該如何進行第一次對話呢?這時,讓我想到前一天,慈大諮商中心林心理師教我們與小孩可以談的話題,我把可以聊得話題派上用場,那就從孩子們生活作息聊起吧!為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我問問孩子在學校住宿情況,宿舍設備是否完善,與同住的同學相處融不融洽,是否清楚同寢室室友從哪裡來,也聊起孩子國中(小)階段就讀哪一間學校,新生報到後認識多少的新同學,聽一聽、聊一聊,孩子多半都還在適應校園生活。飲食部分,針對學校提供的素食餐,聽聽看孩子吃起來覺得口感如何,孩子們給的回應都能接受。時間一分一秒過,用完餐,孩子先行離開妙膳廳回到教室。

三天兩夜活動即將圓滿完成,進入尾聲,預告下次見面為919日,將舉辦敬師謝師活動,慈懿爸媽們已計畫要贈送孩子們小禮物,想知道是什麼嗎?敬請期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