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zuchi.org.tw/tzuyi/index.php/2016-02-03-01-09-08/2016-04-01-02-14-04/241-25/1669-20251017#sigFreeId7ba5e63644
高二感恩班懿德日
日期:114年10月17日(五)
主題:穿雨鞋的鏟子超人
參與爸媽:第一家族:呂凱莉、朱秀蓮;第二家族:彭憲嬌、張連發;第三家族:王寶珠、葉宥忻、郭銀杏
攝影、紀錄:朱秀蓮
◎又有颱風生成,可能帶來的共伴效應令全臺緊繃。臺北下起秋雨,幸好花蓮還是風和日麗。
國二大愛班帶動團康,莊惠秀媽媽帶大家玩〈手指謠〉遊戲,很快就讓會場中充滿愉快的笑聲,個個集中注意力聽她的帶動。
學務處訓育組田丞恩組長講說的「性別平等停看聽」,重點中的重點就是「身體界線」,提到每個人對於身體接觸的接受度不同,有人不介意拍肩,有人連摸頭都無法接受,而對方的感受是唯一標準。他提到與學生單獨互動時,務必確保有第二人在場,或打開門窗,讓外部可知室內情況。這不僅是保護學生,也是保護自己,避免因學生主觀感受而產生誤會。結語時他指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盡可能在校園階段避免性侵、性騷與霸凌事件,為學生建立安全的學習環境。
緊接著是本會應變中心暨災防組劉秋伶組長的「樺加沙風災關懷分享」。她從從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形成始末說起,透過簡報和短影音,讓大家看到光復災後的現場的怵目驚心。
這場當地前所未有的災難,激起全臺愛心,除了慈濟四大志業同仁參與,全臺志工也不缺席,帶動了更多社會人士,「超人」們從地湧出,尤其是青年,也激勵了光復鄉親。慈濟滾動式修正救援行動,先協助清理環境後才展開發放。截至10月11日,慈濟共計進行了五場慰問金發放(每戶五萬元),嘉惠二千六百七十戶,金額達一億三千三百五十萬元。設立的醫療站也在功成身退後,交棒給花蓮縣衛生局。
之後學務處魏雲詠主任預告了下個月將舉辦的「慈中二十五周年校慶系列活動」,其中與慈懿爸媽相關的活動有「慈中25 守護洄瀾」、「國際文化校慶運動大會」及「慈中25 聚愛光復園遊會」。他說明了其中的注意事項,以讓爸媽們可以提前準備。
和大為老師餐敘時,他針對班上經過分組後有新同學加入做了說明。提到班上有較為「邊緣」的同學,但大致上相安無事。這其中有宥忻媽媽在國中時曾帶的孩子,她特別加以關心。
入班後與孩子們相見歡,爸媽們做了自我介紹,也請忻同學介紹自己。大為老師協助做補充,精準地讓大家了解到孩子們的特質,像是班上有號稱花蓮的一的桌球高手!最後再讓孩子們回憶每位爸媽們的名字,加深他們的印象。
連發爸邀請孩子分享她們到光復救災的感受,宥忻媽是「地主隊」加碼分享她參與了八天的心得。班上有五位同學於9月27日跟著大位老師及學校參與清掃,之後的連假期間,大為老師另外帶了想參與的同學前去光復,每個人都很有感受。
班長嘉恩回憶他在中山路二段打掃時的見聞及感受,看到打掃的餐廳老闆放棄尋找失物,覺得什麼都不重要了。他體會到大自然的威力,意識到人類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
亘容同學沒有因看到災況一片狼藉心情難受所影響,毫不猶豫地拿起鏟子,和同學們並肩鏟土。這次救災讓她體驗到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很有限,但一群人的力量就可以無比強大。
楷昀同學住在鳳林,他的阿公家在光復,就沒有那麼幸運,但也幸好有「鏟子超人」的協助,讓阿公家完成清理。這次事件啟發他「預防勝於治療」:「房子不要蓋在低窪的地方,要找安全的地方蓋。」
宥忻媽媽她去了光復八天,協助做後勤服務,看見無論是救災人員或災民都同心協力,覺得大家非常辛苦,也非常了不起。「人類必須敬畏大自然,這次災難是一次沉重的教育。」宥忻媽媽感恩所有人員的配合與付出,為臺灣寫下動人且可貴的一段救災史。
凱莉媽帶來孩子們去年曾寫下的、給自己的小卡片發還給他們。孩子們大都很神秘,不願讓人知道他寫了什麼?只有宇仁同學大方的全班面前念出來,另外也有女生私底下跟憲嬌媽媽、宥忻媽媽分享。
要很感恩宥忻媽媽準備今天班上的點心,訂了好吃的老宋抓餅、精舍紅茶外加鶴岡文旦,吃過的都說讚!一大桶的紅茶還能跟隔壁班的分享,孩子們都很開心。
歡樂時間最易過,很快就到了下午三點必須說下個月再見的時刻。爸媽們來到妙膳廳聆聽各班如何與孩子們互動。看到每班都絞盡腦汁要給孩子愛的互動和禮物,覺得慈中的孩子真是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