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右一)家長志工陳錦瑛,引導學員的表演節目進行。大安區中正組慈籃的學員來養護中心學習和長者互動、學習給予關懷,家長志工也能應機灌溉幼苗慈濟人文思惟「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穿花格子衣服長者柯大姊(左一)說:「很開心,我們都很喜歡,每一個都長得很帥。」「很開心!感覺很快樂!」[攝影者:郭稚惠]

「為什麼要去看爺爺奶奶?」「為什麼去付出還要說感恩?」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國小組學員,第一次要到養護中心關懷,事前籌備會時提問。

「臺北市私立健全老人照顧中心」滿床位四十七人,是養護 型的機構,包含中風全癱或半癱的病人,需要他人生活及醫療照顧者,或是輕、中度失能者等。大安區志工從2018年5月份起,每個月一次來關懷長者。2018年7月21日大安區中正組慈籃,到養護中心學習和爺爺奶奶互動,學員及其同學,還有志工共計二十二位參加。

◎關懷初體驗傳愛與溫暖

第一次要到養護中心關懷,事前慈籃家長志工和學員一起討論表演節目,較年幼的學員問「為什麼要去看爺爺奶奶?」志工應機逗教說:「每個人都會老,當我們老的時候也喜歡有人關懷……。」學員又問「為什麼去付出還要說感恩?」志工舉例就像拍掌一樣,一手拍過來,另一手有來接到,才會響亮;所以有人願意接受大家的付出、關懷,當然要表示感恩他們。

慈籃家長志工陳錦瑛表示,討論到最後,學員還想到爺爺奶奶的安全,因為他們是球員,動作都很大,發想要怎麼保護爺爺奶奶而又能夠有所表現!也有人考慮到爺爺奶奶是要聽國語?還是臺語呢?從活動的規劃中,引出學員的好奇心,進而牽引他們進入人文思惟。期待接收到陽光、溫暖、愛的粒粒種子也能懂得付出還要說感恩。

暑假、寒假,慈籃學員會去醫院當音樂志工,用琴韻來膚慰來醫院的大德們,或是到環保教育站實做分類、體驗環保工作。今日大安區中正組慈籃第一次來關懷養護院,學員都有一些靦腆。

學員共分二組,一組在廳堂表演給能移動來的爺爺奶奶欣賞,先演唱〈慈籃隊歌〉,然後表演他們擅長的籃球操;還有高中組高一的鄭心柔邀約三位同學一起來秀「街舞」。她說:「以前沒有這種機會來作關懷,感覺平常要多多造福,讓大家感受到我們的喜悅。」其中之一的同學謝雅伃表示自己昨天練到半夜,她說:「就是學著給爺爺奶奶快樂!」

同時間,另一組學員和志工們到無法移動的長者房間探視,慈籃小朋友圍在躺臥床上的爺爺床邊唱著〈一家人〉,爺爺和著拍子輕輕地拍著手,表示很高興;還有和九十三歲、沒有戴上假牙的奶奶噓寒問暖,問候她、祝福她,老奶奶說:「阿里阿多!」沒有牙的臉頰在雙唇的開合中一鼓一凹的,頻頻用日語道感謝。

◎更懂得和家中長輩互動

最後,二組會合在廳堂,辜瑜荃拉二胡演奏老歌〈女人花〉、〈草蜢弄雞公〉取悅老人家,還來個小小團康遊戲「如果您要吃麻糬」,由慈籃學員幫長者按摩。最後大家齊唱〈一家人〉,能比畫的長者有幾位,也都跟著同學微微地互動著,而學員複唱時就蹲下來,和坐在輪椅上的爺爺奶奶能有較親近互動,並隨著曲律合十鞠躬表感恩。

養護中心滿頭銀絲的長者柯大姊,很樂意表達,和志工、慈籃學員都有互動,拍拍手或是十指跟著學員的手語比畫著,她說:「很開心,我們都很喜歡,每一個都長得很帥。」「很開心!感覺很快樂!」

大安區中正組慈籃的學員來養護中心學習和長者互動、學習給予關懷,家長志工也應機灌溉幼苗「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的慈濟人文思惟。大家第一次來機構關懷,有一位要升國一的學員說,來了就有經驗。學會關心外面的爺爺奶奶,在家就會更懂得和家中長輩互動。「熟能生巧,巧能生奇」,可愛的學員們已經在旁討論,以後應該準備哪些比較適合爺爺奶奶,讓他們體能能負荷、又感覺有趣的活動來和長者們互動,已經在期待下一次的到來。

 

圖左 :慈籃學員鄭心柔(左一)邀約三位同學一起來秀「街舞」,其中謝雅伃同學(右一)表示自己昨天練到半夜,她說:「就是學著給爺爺奶奶快樂!」[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大安區中正組慈籃表演他們擅長的球操和長者同樂。[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慈籃學員圍在躺臥床上的爺爺床邊唱誦〈一家人〉,爺爺和著拍子輕輕地拍著手,表示很高興。[攝影者:郭稚惠]
圖右 :鄭心柔(右一),慢動作示範街舞動作,老、少一起互動,讓少年的活力和長者分享,願意動動筋骨的長者也跟著比畫。[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辜瑜荃拉二胡演奏老歌〈女人花〉、〈草蜢弄雞公〉取悅老人家。[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大家齊唱〈一家人〉,學員複唱時蹲下來,和坐在輪椅上的爺爺奶奶能有較親近互動,並隨著曲律合十鞠躬表感恩。[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志工林智美(右起)、羅毓雯至起居室和長者噓寒問暖並給予祝福,九十三歲老奶奶說:「阿里阿多!」頻頻用日語道感謝。[攝影者:郭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