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林榆豐解釋他所帶來的裝備指北針、羅盤、有刻度自動對焦的望遠鏡,教導大家如何使用,實際體驗設備的應用。[攝影者:李色娟]

「慈籃的人文課是很多元的,希望讓學員除了動態方面學習籃球技巧外,德、智、育、體、群、美各方面都能學習,在每一次的人文課,都會很用心安排一些不同層面、多元的課程讓 學員學習,」志工林淑娟說著每一次人文課的課務安排。

2015年10月31日周六下午二點於臺北市民生國中的體育館,在秋轉冬適合郊外踏青的季節裡,本週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松山民生組(簡稱「慈籃」)四十分鐘的靜態人 文課程,由志工林榆豐與十九位學員暨家長分享「野外求生應具備的常識與技能」。

◎引起興趣 遠離3C

酷愛野外活動的林榆豐,告訴慈藍的孩子為什麼需要學習野外求生基本的常識與技能的三個觀念。第一是因為孩子們會常常去野外,包括溪邊,參加野外的活動等;就如在新聞事件 中,看到很多因缺乏一些基本概念,導致不小心發生意外事故,因此希望透過此訓練,讓孩子們知道野外活動真正要注意到的安全。

再來,他希望孩子們可以透過野外求生課程,增加喜歡戶外活動的興趣,現在的孩子大多以3C產品取代休閒,喜歡打電動、玩手機;若有機會去戶外接近大自然,多呼吸一些新鮮空 氣,多看看青山綠水會更好。

第三是在遇到人與人之間衝突的時候,例如:捷運攻擊事件等,林榆豐希望傳授予孩子們基本保護自己的方法,用一些西洋拳、基本格鬥的概念,初步讓小朋友們了解適當防衛自己的 技巧。

◎做足準備 放心野趣

「當你發現自己脫隊,又沒把握找到出路或正確的路途時,你怎麼辦?」林榆豐問著學員。他說明在臺灣過去的山難迷路者中,根據統計,百分之八十的山難死因是因為失溫所導致, 凍死者較多,幾乎沒有人是先餓死的,所以保暖、如何升火取暖就成了第一要務。

林榆豐教導生火要以印地安帳篷方式排列,所有的木材要直立起來,並找一體成型的卵石,儘量不要找石頭,容易炸開,薄薄的頁岩則不適合;要選擇較大尖尖的、只有外圍溼、中間 較粗處很乾的樹葉,或是剛枯死不久,還立在地上、樹皮也很完整的樹木。

因為枯倒的樹會吸水,而剛枯死的樹木,即使是在下雨天,只需削去樹皮,就可得到很乾的木材;因為台灣的氣候很潮濕,倒在地上的木材可能很潮濕,故不適合使用。而乾樹葉捏成 粉末、松柏樹葉上有油脂,戳一戳可以助燃,再運用一張面紙捲得很緊,交叉呈麻花狀,點燃打火機引起火種生火,只要能生火保暖,就可以生存,防止失溫。

◎臨危不亂 學習自保

另外在野外迷路時,若有溪流,沿著溪流主幹往下走,一定會找到人家。也可以運用地圖、羅盤、手錶來判斷方位、計算距離。方位的判斷,地圖指針指的是北方,林榆豐解釋他所帶 來的裝備指北針、羅盤、有刻度自動對焦的望遠鏡,讓孩子輪流使用,並教導大家如何看羅盤刻度計算距離和步伐,實際體驗設備的應用。若沒有羅盤時,林榆豐拿下手錶,以身在北 半球或南半球,北十南二的概念,找到方向。

現在社會問題頻傳,如何防衛安全也是一門功課。當自己在被意外攻擊時,能跑離現場就跑,若不行離開時,書包內有書,可以利用書包來防守保護自己。求生訓練是一項重要課程, 備而不用,但給自己一點安全觀念。林榆豐分享自己親身的經驗,他曾經因為踩到土崩石,千鈞一法之際,用隨身的刀插在石縫上,刀一插人就沒有跟著下去,幸運保住性命,因此學 習基本的自保能力是很重要的。

◎不同視野 收穫豐富

就讀高一的學員陳亮宇表示,經由野外求生課程,讓他學習如何野外升火,升火時該如何排木材、挑選適當材料;如果在野外迷路時,要找到溪流,順著溪水往下,以及找方位,利用 手錶的時針對著太陽,就可找出方向。

學員馬菘甫接著分享,課程中的防身術、在野外計算距離,是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平常在學校不會教這些,也許童子軍會提到一點點,但是沒有像剛剛講解那麼深入。如果在捷運上遇 到類似攻擊的突發事件,就像剛剛師伯教的,不要驚慌,若隨身有帶幾本重一點的書,就可以護住身體重要的部位,例如:心臟等。菘甫說:「上不同的人文課,開拓很多不同的視 野,覺得收穫很大。」

這已經是林榆豐第三次來慈籃,以實用又有趣的方式教生活課程,帶來有用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上,豐富生活技能,有了這些事前的訓練,遇到狀況時,孩子或許能以鎮定的態度度過 難關,而不會讓自己驚嚇到,而失去理智和冷靜。

籃球場上,這群活力十足的孩子們,又繼續奔馳,除了體能的發揮,團隊精神的培養,以及多方面知識的學習,也讓他們樂在其中。

 

真善美志工 許安婷 臺北市松山區報導(2015.10.31)


 

圖左 : 沒有羅盤時,林榆豐拿下手錶,以身在北半球或南半球,北十南二的概念,找到方向。[攝影者:李色娟]
圖右 : 籃球場上,這群活力十足的孩子們,除了體能的發揮,團隊精神的培養,以及多方面知識的學習,也讓他們樂在其中。[攝影者:李色娟]


 

圖左 : 高一的學員陳亮宇(左二)說,經由野外求生課程,讓他學習一些簡易的野外求生技能觀念。[攝影者:李色娟]
圖右 : 學員馬菘甫(前排右二),課程中的防身術、在野外計算距離,是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平常在學校不會教這些,也許童子軍會提到一點點,但是沒有像剛剛講解那麼深入。[攝影者:李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