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4,歐盟議會剛通過一項投票,正式啟動長期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的時間,2021 年所有歐盟成員國將禁止塑膠吸管、餐具、杯子、飲料攪拌器等塑膠製品。隨著塑膠禁令在全球迅速普及,許多人會改以棉質手提袋或紙袋代替塑膠袋,或紙吸管代替塑膠吸管等,但丹麥報告顯示,替代方案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比塑膠更糟糕。... 

 

 

 

 2019.03.28,花蓮市島東譯電所最近推出關於海廢垃圾的「未來大餐桌」展覽,進入店內,桌上滿滿碗盤,遠看似是誘人垂涎欲滴的滿漢全席,靠近一看,卻是魚線、塑膠吸管、菸蒂組成的海廢大餐,讓人震撼之餘更省思海廢垃圾對生活與環境造成的巨大危害... 

 

 

 

 2019.03.28,歐洲議會今天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法案,將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歐洲聯盟國家使用吸管、餐具和棉花棒等一次性塑膠製品。歐盟率先採取行動盼成世界典範,遏止塑膠製品汙染海洋。... 

 

 

 

2019.03.28,南太平洋上,以摩艾石像著名的「復活節」島,現在受到氣候變遷帶來的一連串環境影響。海平面上升也威脅到島上古蹟。加上海流帶來近2萬噸的塑膠垃圾,使得復活節島的自然和人文都面臨危機... 

 

 

 

2019.03.20,隨著海廢問題加劇,海洋生物生存條件也日趨嚴峻,近期花東沿岸連續發現三起鯨豚擱淺案件,經解剖與胃內容物盤點後,發現 15 日擱淺的柯氏喙鯨胃內充滿大量人造垃圾,而距離台灣不遠的菲律賓,也在16日發現一起柯鯨豚擱淺事件,胃內含有高達40公斤的人造垃圾,顯示海廢問題刻不容緩... 

 

 

 

2019.03.20,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15年至今,持續推動Water Go行動計畫,與開放街圖社群(Open Street Map, OSM)等合作,以開放資料原則,共同建置Water Go台灣免費飲水地圖(https://watergo.teia.tw),提供民眾安全、免費的飲用水供水點的資料,並鼓勵民眾自備水杯,兼顧環保減廢、健康。... 

 

 

 

2019.03.19,菲律賓南部一頭幼鯨擱淺死亡,專家解剖後發現,牠的肚子裡滿滿的垃圾,包括垃圾袋、米袋等,總計有40公斤。專家研判,這隻鯨魚因為吃進太多垃圾,導致無法進食,才會餓到擱淺。... 

 

 

 

2019.03.19,你知道每年有多少塑膠垃圾進到海洋嗎?2015年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珍納‧詹姆貝克(Jenna Jambeck)帶領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研究,估算出每年有高達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這項驚人的研究成果,喚起了世界各地對於海洋廢棄物問題的關注。... 

 

 

 

2019.03.18,2016 年為了讓大家正視塑膠袋氾濫的嚴重性,大愛電視臺【呼叫妙博士】展開了一系列的減塑行動,2019 年再一次號召全國優秀的環保小尖兵,一起跟塑膠永遠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