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2020.03.03【1412】
懷念阿嬤的古早味,醬料高手王元塏,手作蔬食碗粿、米糕,要將台灣素食小吃推廣到社區,讓大家不僅餐餐吃得起,也能吃到蔬食無添加的天然美味。 主廚的夢幻料理,今天做一道「沖繩苦瓜」,看似日本沖繩的家常菜色,卻令人鍾愛的它回甘鮮甜。
- 詳細內容
2020.03.02【1411】
有一家餐廳,因為認同尊重生命與友善環境而生,並以溫柔的堅持來扭轉素食與肉食的二分法。在台北的北投區,有一位烘焙職人,非常支持在地友善小農的作物,常常激發創意,將這些好食材融入在他的吐司裡。
- 詳細內容
2020/02/19,電器肚子裡小小一枚乾電池,拿在手中輕如鴻毛、貌不驚人,卻蘊含著極大的能量,供應我們日常生活的用電需求。反過來看,電池中包含的酸或鹼性液體,以及鉛、鎘、汞等重金屬,隱藏著極大的毒性,如果不小心處理,將會對人體、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的損害,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廢棄物!
- 詳細內容
2020.02.14,南極洲西摩島(Seymour Island)9日測得攝氏20.75度的高溫紀錄,是南極地區氣溫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20度,全球氣候變遷已對極地造成嚴重傷害。科學家警告,這個警訊令人不敢置信,也是異常的狀況。
- 詳細內容
2020.02.12,微塑膠(或塑膠微粒)是人類看不見、也不熟悉,卻也是正在危害著食品安全、人體健康的存在。至今已經有國內外的研究指出魚類、貝類等我們常食用的海鮮含有塑膠,甚至人類的排遺物中也有微塑膠!別再讓塑膠影響人體,就先從了解這些什麼是微塑膠、它們又是從哪裡來的了解起,再從生活中減少塑膠使用!
- 詳細內容
2020.02.06,再過兩天就要過元宵節,看看這次在台中燈會的亮點,如果要說兼顧環保教育意義的,就屬這個大鯨魚花燈,長寬各兩尺,從魚身到底座,用了七百多個寶特瓶製作,象徵海洋遭到汙染,大鯨魚滿肚子塑料,就放在燈會的慈濟展區。
- 詳細內容
2020.02.03,以15噸回收塑膠廢棄物組裝而成的大型鯨魚裝置藝術,1月下旬在高雄愛河亮相。名為「愛河.愛之鯨」的裝置藝術計畫,由新象活動推展中心發起,邀請美國建築設計團隊 StudioKCA創作設計,結合台灣鋼構技術並與高雄市環保局合作,將回收的塑膠垃圾打造成全台最大的水上裝置藝術。
- 詳細內容
2020.02.01,台中燈會慈濟燈區進行主燈測試,在黑夜中閃耀光芒。燈區幾乎都使用回收物,還有從去年花博撤下來的發燒地球,繼續利用。燈會主軸是環保,也呼應肺炎疫情,要茹素環保,遠離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