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1,每到過年除舊布新,舊沙發、舊桌椅、舊櫥櫃等家具當成垃圾丟掉是常見景象,各地清潔隊也會公告大型垃圾的清運時間及地點。根據環保署統計,過去五年來(2014~2018年)全國巨大垃圾的產生量從12萬噸成長到近15萬噸,漲幅將近25%;回收再利用率卻從2014年的54%,降到2018年的37%只剩5.6萬噸,其餘巨大垃圾多送往焚化爐或衛生掩埋,造成環境負擔。

 

 

 

2020.01.20,根據美國航太總署NASA,以及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資料,剛結束的2019年,是自1880年有現代記錄以來,地球均溫第二高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暖化危機是發生中的進行式。

 

 

 

2020.01.17,美國官方數據日前就指出,近10年來的地球溫度已經達到紀錄以來新高,2019年更是紀錄上第2炎熱的年份。對於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遷,持續使氣溫突破記錄新高,科學家悲觀認為,目前尚未看到升溫停止的跡象。

 

 

 

2020.01.14,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全球氣溫只要上升攝氏2度,美國每年恐多出2100人因傷不治,凸顯全球暖化帶來的另一項危機。

 

 

 

2020.01.10,環保議題日漸備受重視,海洋塑膠污染是其中最受關注之一。2013 年全球只有 2% 塑膠包裝確實回收再利用,讓我們確信「源頭減塑」才是真正的解答。2019 年四大場所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後,無論政府、企業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再做得多一些,讓臺灣成為對環境友善的地方。

 

 

 

2020.01.08,面對地球環境破壞的迫切危機,日本泡麵龍頭「日清」也加入綠色行列,開發生物質泡麵杯,減少使用石化原料製造;同時還研發以植物原料製成的素肉,並與大學共同發展人造牛肉,希望降低豬、牛的食用量,以達到減少牲畜數量,降低動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2019.12.17,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天表示,儘管人們擔憂氣候變遷,但因亞洲對煤炭需求殷切,預估未來4年全球煤炭需求將會持穩。

 

 

 

2019.12.17,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今天表示,上一個月是140年全球氣候紀錄中第2炎熱的11月,北極海冰也縮減至接近史上新低。

 

 

 

2019.12.16,德國國會議員今天凌晨達成一項得來不易的碳定價(carbon pricing)折衷協議,打破政府氣候政策改革所面臨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