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的發源完全來自本土,過去半個世紀,以草根力量、完全沒有接受外力資助,在花蓮成立慈善平臺。證嚴法師說:「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貧窮的人也可以富有愛心」,在慈善組織蓬勃發展的今日臺灣,慈濟堅持初衷,呼應社會實際需要,試著結合社會多元資源與力量,妥善照顧這個世代的人們;「共生、共老、共好」,不只要減輕一時的社會問題,期待愛的力量相伴前行,減災優先,預防在前,將災難風險降到最低,讓代代子弟平安成長。

走進別人生命裏目睹成長。九年前,慈濟志工來到台東卑南鄉太平村的覃女士的家,她是來自廣東的新住民,80 多歲的丈夫躺在病床上喘不過氣,已經病危。小女兒還在包尿布,大女兒阿添才小學二年級,家裡沒錢讓先生看病,甚至連米缸都快見底。
慈濟志工余輝雄幾乎是含著眼淚馬上領了慈濟的急難救助金一萬元,讓這家人能就醫、能吃飯。在先生去世之後,這個家庭失去經濟來源,呈現極度弱勢的狀態。

慈濟即時介入評估,給予金錢上的補助和精神上的關懷,持續九年沒有停止。大女兒阿添的功課一直名列前茅,年年拿慈濟的獎學金,107年年初得知錄取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

說到這個,慈濟志工余輝雄說:「輔導個案也有失敗的時候,心理就很難受,但看到阿添這麼爭氣,真的很高興很高興。」唯有陪伴個案步入正軌,與社會產生正向連結才是長久之計,而幫助弱勢家庭的志工工作,余輝雄夫婦已經持續30幾年,宋美智心裡一直記得媽媽的叮嚀:「自己有飯吃,記得分一些給窮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