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首屆年會三天課程,今日(4/20)於慈濟花蓮靜思堂畫下圓滿句點,來自全台共一百六十一位企業家紛紛發願未來將依個人的專業所長,或結合企業資源,共同投入人道援助的後勤研製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因應地球暖化危機,從事人道援助各類食衣住行的研發,如何注重與減低過程中所造成的汙染,在這個年會中引起高度的討論與共識,企業志工更有所警覺的表示,要回到企業崗位帶動「減碳節能,疼惜大地」,否則地球的危機將「來不及」挽救。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企業家的責任,責無旁貸。由一群企業家志工組成的慈濟人援會,分食品組、衣著組、住屋組、行輸組、資訊及智庫等編制,在這三天的年會中,成員就這五組的專業功能,及自身體會與感動,如何發揮既能支援人道援助、又能兼顧環保,有充份的討論。

百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春福,從事「潔」能工作多年,在親身體驗生平第一次的做環保後表示,直到做環保才深刻瞭解垃圾不僅可以變黃金,更可以變鑽石。他說,在環保站中拆解錄音帶時,深刻體會,倘若廢棄的磁帶加以燃燒,會產生有毒氣體,如果能將磁帶經過高溫溶解後轉化成乙醇,與石油結合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相對也可以減低空氣污染。目前國外已有機器可以溶解,但臺灣目前仍在研發中。所以在開發能源的同時,必須顧及環保潔淨的考量。這趟年會,他還發了一個人生大願,從此戒掉抽了大半輩子的煙癮。

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執行長黃重球指出,政府部門編列不少經費及計畫,以協助企業研發應變災難的相關物品,但平時沒有積極進行,災難來臨時根本來不及。慈濟有很多企業家,若企業間能相互結合,就能產生一股力量。他表示,在工作崗位上,已開始執行減碳節能,不穿西裝、不打領帶,冷氣定溫於攝氏2628度之間,政府部門要率先力行。

賑災時,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將物資安全送達災區,行輸是重要關鍵之一;賑災物資從提貨、報關,加上溫度等問題,都必須加以考量。DHL海運部總監羅財旭提出個人看法,運輸得越多,對環境的污染也相對提高,為了能在最緊急的情況下送達物資又不增加污染,國際倉儲的概念是刻不容緩,宛如虛擬倉庫般,平日用不著,但又確確實實地存在以備不時之需。他表示此行最大的收穫在於體會生活簡單,改變生活態度,不再追求物質的滿足,尤其流行時尚。

經過三天課程,前中華電信執行副總、威寶電信總經理張豐雄表示,雖然全台各地約有近五千個慈濟環保站,但似乎仍不夠,唯有企業一同回應,才能真正將環保行動傳達出去。從事資訊業的張豐雄說,當今社會講究的是有效率的資訊流,尤其是災難發生時,災區訊息可能全部中斷,有感於921災難中,在急需外界協助的同時,體會到透過資訊通訊將災區的需求即時往外傳的重要性,未來會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發。並強調,未來的資訊發展不僅要E化,更要提倡M(mobile)化,也就是行動化。

證嚴上人期勉與會的企業家,多關懷地球環境。上人表示,環保不僅僅是資源回收,而是要落實在每個人生活中;人的一生,錢賺得再多,終究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如何過高品質的人生,對社會有貢獻,才是有價值的人生。如果能影響一個員工,就是帶動一個家庭,就能漸漸影響整個社會。

此次年會,對許多叱吒商場的大老闆,平日住有空調冷氣,出門有私家轎車而言,是非常不同的體驗。三餐伙食,吃得簡單,以慈濟賑災用的香積泡飯或泡麵為主;睡的是大通鋪,行進要排隊,乘坐的是大眾交通工具。但這幾天的心靈洗滌,人援會執行秘書陳秀娟指出,從這些企業家身上發現,人人本具愛心善念,也許只是找不到、或沒用心找管道可以付出愛心;現在透過慈濟人援會,可以一同為社會奉獻更多心力,並藉由他們的力量,接引更多的企業家加入,不只是帶動經濟面,更可以帶動社會良善面的提升,也為慈濟的國際人道援助,做強有力的慈悲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