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科技救災助力 及時膚慰安身心

 

從為因應全球天災地變的災變現場,「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以環保理念與臺灣工研院合作,研發多項創新救援物資、落實災害防治功能,將慈悲科技化為具體行動,以慈悲結合科技、智慧與人文兼具的賑災設備,內容可含括至食衣住行各項中,如行動廚房、簡易屋、太陽能運用及淨水設備、福慧床、香積飯等;因時、因地於國內外災區,加強援助者及受援者的人身安全,以進行防災、減災及賑災的援助需求。

 

 

慈悲科技─福慧床研發與應用

 

2010年印度河流域暴雨成災,淹沒了巴基斯坦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導致兩千人喪生,兩千萬人流離失所。慈濟志工進行勘災時發現一對失去家當的父母,用幾根木條撐起一塊布,勉強湊出有遮蓋的小地方,讓女嬰夏娜安身。「受災居民真苦,再讓他睡地上的積水中,情何以堪。」受災者無床可睡的苦痛連大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未滿月的嬰兒?

夏娜的處境適時的反映出災後需要的不只是毛毯及糧食,迫使慈濟加快「簡易組合式睡床」的研發。初始為因應海地強震災情而設計,材質採用PP塑膠瓦楞板,不怕泥水浸泡又容易清潔,床組總重約20公斤,一個人就能搬運,嘉惠數萬巴基斯坦民眾。

經過三年研發與修改,終於在2013年推出成熟、可量產的第三版成品,重量15公斤可承重150公斤,尺寸、強度都符合單人床的標準,摺疊之後約是「一個皮箱」的大小,運送、收納都非常方便。

「福慧床」在海燕風災展現了大量運輸的優勢,一個四十呎標準貨櫃,可以裝五百張福慧床,如果是市售的鐵床,可能只能裝幾十張。

菲律賓鄉親提到,「如果沒有這張床,我們就得在屋裏睡,但裏面很熱……」臨時屋十分窄小又通風不佳,奧菲利亞與稚子難耐燠熱,索性把福慧床搬到屋外,乘著清涼晚風睡覺。

「白天做生意時把它當椅子坐,晚上就全部展開當床睡。」在家門口賣零食的康瑟森說道。前來訪視的慈濟人,看到曾經徬徨無助的鄉親,因為各方的援助、慈悲科技的巧思,重拾正常生活展開笑顏,也感染這分歡喜。

 

慈悲科技─壓力衣研發合作

 

2015年八仙塵爆意外後,在關渡慈濟志業園區證嚴法師與傷友們談話間,看到他們不時搔抓包覆著壓力衣的身體,似乎奇癢難耐;法師隨即與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研發團隊提出改良布料的構想,希望讓傷友穿上舒適而不悶熱的壓力衣。

同年,慈濟基金會、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陽光基金會及國智經編四方共同合作,進行具高壓力值、涼感、吸溼、透氣、高活動性等機能的「新型壓力布」研發。由國智經編公司負責布料開發製造、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布料規格及科學縮率打版、陽光基金會負責打版製作並與大愛感恩科技共同進行傷友臨床實驗,期間慈濟志工協助量測、紀錄,經八仙傷友試穿、提供修改建議,歷時一年半,於2017年6月對外正式發表第十代具備「三高」訴求的壓力布料,高彈力、高壓力值加速傷疤復原;高活動性,有益於傷友復健;事後證明,的確大幅舒緩傷友的不適。

 

壓力布更榮獲2018年泰國 IPITEX國際發明展金牌獎肯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