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清晨三點多,慈濟志工嚴聖炎協助兩艘淨水機組及電熱水機組的船,先後從內湖園區載運到世貿一館,進行展場的布置。(攝影者:黃朝陽,地點:內湖園區,日期:2013/11/27)

「臺灣無以為寶,以愛、以善為寶。」這也是慈濟受邀參展世貿一館「國家創新館」的主要因緣,臺灣首度以社會創新為內涵的大型展覽,藉此機會與社會大眾分享,結合慈悲和科技的香積飯、淨水船、組合屋、賑災毛毯,這四項物資目前也一一抵達菲律賓賑災,膚慰受災居民的身心,傳遞臺灣匯聚的愛心。 

淨水法船 開進展場

27日清晨三點多,兩艘結合淨水機組及電熱水機組的淨水船,先後從內湖園區載運到世貿一館,進行展場的布置。五點整第一艘淨水船以貨車載運到世貿一館A區出入口,慈濟志工嚴聖炎細心注意吊車放下淨水船的速度,水陸兩用設計的船,由七位志工合心協力將船推進展場。

負責協調載運的慈濟志工楊贊弘表示,根據慈濟賑災經驗因應災區環境,十餘年前,開始研究設計急難救助艇,用以運送飲水食物、接運受困者。經過與工研院合作,結合專業團隊不斷改良,在艇上加裝淨水系統,在水患災區,同時抽水過濾、淨化,短時間內可供給符合飲用水標準的飲水,將惡水淨化為生命之水。光有飲用水還不夠,另一艘結合電熱水機組的船艇應運而生。

兩部淨水與熱水機組的救助艇,再配上靜思精舍師父精心研製的快熟香積飯,就是一套快速安全的供水、供食系統。目前同款三組淨水器加熱水機組,已裝運往菲律賓,希望可以盡速改善受災居民的飲水安全。其他展示項目如香積飯、組合屋、賑災毛毯等慈悲科技產品也將陸續進駐。

組合屋 展前記者會亮點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7日上午十一點在臺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展前記者會,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黃安捷、魏良旭及宗教室同仁柳宗言代表出席。

記者會現場「慈濟慈悲科技」展示五坪的PP瓦楞板「組合屋」,柳宗言簡單介紹急難救助第一時間,都是以帳篷取代臨時性住屋,但是帳篷內中午的溫度超過攝氏五、六十度以上。

在信義區慈濟志工協助下,合心將淨水船推進展場定點。(攝影者:江昆璘,地點:臺北世貿一館,日期:2013/11/27)



「南亞海嘯發生時,證嚴上人慈示要空氣流通、簡便、快速組裝方法,提供臨時中繼房屋。目前展示是經過研發近四十種後的作品,有隔間的五坪組合屋,屋高離地約十五公分。」

因為上人曾在海地地震看到NGO(非政府組織)的帳篷,經過前一天下雨,隔天需從帳棚內將積水往外舀水,可想而知災民的安身情形。這次慈濟展示會場,柳宗言預告有更多創新科技分享。

創新融入生活

說起PP瓦楞板組合屋之前的研發,在花蓮靜思精舍草地曾展示各式、各樣屋型,外觀看似一樣,柳宗言說有一共通點,就是「熱」。慈悲的證嚴上人特別挑中午時間去觀察,組合屋的聚熱程度,同時也了解酷熱屋內並不適合住人。

八八水災時,有一家廠商傳真組合屋DM(產品簡介)給柳宗言參考,說明要捐給鄉親使用。因當時的方向是建造永久屋,因此,他婉謝了對方也將資料收著放一邊。八八水災之後,緊接著第二年一月發生毀傷嚴重的海地大地震。

「拆開放置已久的外包裝,PP瓦楞板材質似乎符合輕便、容易組裝的特性,唯一要解決的是墊高組合地板以防淹水的問題。」當時,柳宗言突然想到前一年收到的傳真,因此與對方取得聯繫,並前往南投參觀實品屋。

展前記者會「慈濟慈悲科技」展示五坪的PP瓦楞板「組合屋」,柳宗言(左)介紹組合屋空氣流通、輕便、組裝容易、耐用的特性。(攝影者:江昆璘,地點:市長官邸藝文沙龍,日期:2013/11/27)

於是,團隊集思廣益以同材質用手工一片、一片切割成防潮蜂巢式墊高地板,並請上人檢視其安全乘載,終於完成目前比較理想的組合屋。一片片墊高的PP板放入組合屋空隙剛剛好可裝箱,並送到海地使用。

這次展覽規劃期間,同仁正忙於菲律賓賑災,但是仍抽時間陪伴志工製作海報以及空間布置。文發處同仁黃文欽從開會分工,到關懷展場的細節布置,一一檢視做到整體周全的呈現;經過適當加註的標示,讓淨水船的急難救助更加分了。

看到一幅幅海報整齊掛上,美編志工曾芳榮感恩團隊有文字、圖像、展布志工的合和互協,發揮專業良能,一次又一次完成每年的展覽。多年來,透過展覽累積經驗、培養默契,才能在如此大型展覽中,進行有效率的進度;並在臨時應變下,接下所有布置的需求,期待民眾親近會場,認識慈濟慈悲和科技的結合所發揮的良能。【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鳳月、朱英彥 臺北報導 201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