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船為什麼不是載人,而是載機器呢?」導覽志工呂秋鑾向來世貿中心參觀科技展的人潮大聲地說,呂秋鑾表示「如何吸引民眾的注意進而引發好奇,走進我們的展覽館,我們才有解說的機會,讓民眾了解「慈悲科技」所發揮的妙用」。[攝影者:陳世文 ]

「咦!船為什麼不是載人,而是載機器呢?」導覽志工呂秋鑾向來世貿中心參觀科技展的人潮大聲地說,呂秋鑾表示「如何吸引民眾的注意進而引發好奇,走進我們的展覽館,我們才 有解說的機會,讓民眾了解「慈悲科技」所發揮的妙用。」 

高雄區國家創新月•慈悲科技展,於今天(12/27) 在世貿展覽中心開展,從2013年12月27日至2014年1月2日為期六天展期。今年慈濟受邀參展,因此因緣讓南 台灣的民眾有機會親眼看到,慈濟人以人道角度所研發出來的設計,將慈悲、科技和愛心完全結合,提供災民實質且及時的幫助和膚慰。應因災區的需要而研發多項的食 (香積 飯)、衣 (環保毛毯)、住(簡易屋)、飲水(淨水法船)(濾水傘) 、LED燈 等創意創新科技產品。

◎導覽志工 行前教育

高雄區的慈濟志工承擔此次的導覽解說員,對很多志工來說這可是一項全新的體驗。這些產品已從大愛台的新聞畫面中看過相關報導,也約略了解一些,但這次是實物就在眼前,還要 將它的意義與功能向來參觀的民眾解說,大家無不戰戰競競,唯恐無法把設計者的用心傳達給參觀的民眾。所幸,前一天(12/26)晚上宗教處環境保護高專柳宗元及國際人道援 助會嚴聖炎二位志工,就為大家舉辦說明會。開展當天一早他們又再重點的解說一次,讓志工更清楚知道如何向參觀的民眾做解說。

導覽志工呂秋鑾,聽完解說心中非常感動:「在平安的地方因有水、電、瓦斯,無法深刻感受到香積飯的功能,這次菲律賓的災難,在缺水、缺電的時候,一台「淨水法船」和香積飯 馬上發揮功用,給災民一碗熱騰騰的飯,我好佩服上人的智慧。」呂秋鑾看著展覽館陳列的慈悲科技產品,她期許自己能熟記這些產品的良能,在導覽時傳達給更多的人知道。

◎參訪民眾 滿心感動

雖然今天不是假日,但很多公司行號及學校團體,把握這難得機會來到世貿展覽中心,在慈濟慈悲科技展區,觀看具創意產品,聆聽解說。參觀的民眾蔡先生感動地說:「今天來參觀 聽完解說,真的很佩服慈濟對社會的付出,每次有災難就是慈濟人最早出現救災,今天又見識到慈濟對救災這麼用心在研發。環保毛毯,地球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救人又愛地球,有機 會也會購買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珍惜地球資源,不抽石油,大地就會平安人也平安。」

大陸泉州師範學院三年級的宋清清是屏東教育大學的交換學生,今天與同學相約一起來參觀慈悲科技的研發,她興奮的說:「之前從來沒想過寶特瓶可以做成毯子,真得很神奇;還有 組合屋內折疊床,不占空間的設計,房屋離地墊高可達到防潮的效果,真得是很貼心且方便大家的生活,更讓災區的人感到一份的溫暖。還有淨水船過濾汙水也很神奇,在災區中要取 得乾淨的水不容易,能讓汙濁的水變乾淨對災區的人真得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慈濟人不只做環保,做善事,更運用很多人的智慧創意研發賑災用品來賑濟災民,真得是一件很棒得事 情。」

「當慈悲遇到科技,在災難中啟發悲心、利用科技解決災區生活上的不方便」,這是慈濟人援會對災區災民以他們的需要而研發種種產品的本懷。參與這次導覽的志工用心詳實的解 說,不僅讓民眾獲得知識,更會啟發對方的善念,志工還學習到一些專業知識,對在現場民眾對慈濟的肯定,與有榮焉地以身為慈濟志工為榮。



圖左 : 國際人道援助會嚴聖炎志工,當天一早他們又再重點的解說一次,讓志工更清楚知道如何向參觀的民眾做解說。[攝影者:陳世文 ]
圖右 : 雖然今天不是假日,但滿多公司行號及學校團體,把握這難得機會來到世貿展覽中心慈濟慈悲科技展區,觀看具創意產品,聆聽解說。[攝影者:陳世文 ]


圖 : 民眾蔡先生感動地說:「今天來參觀聽完解說,真的很佩服慈濟對社會的付出,每次有災難就是慈濟人最早出現救災,今天又見識到慈濟對救災這麼用心在研發;環保毛毯,地球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救人又愛地球,有機會也會購買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珍惜地球資源,不抽石油,大地就會平安人也平安。」[攝影者:陳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