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災難頻傳,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與台灣工研院合作,研發各項賑災物資與設備。從7/7開始到8/31,為期兩個月,將在花蓮文創園區展示,不只是靜態展覽,還有動態互動,透過志工解說,讓民眾親自體驗,提升防災、救災意識。
貼上貼紙,象徵慈悲科技展啟動。慈濟累積多年國際賑災經驗,包含食衣住行各個面向,研發各項科技產品,透過五大體驗區,展現人道援助的精神。
花蓮市長 田智宣:「慈濟除了有十足的愛心,愛心遍佈全世界之外,而且可以結合科技,可以在最快的時間之內,把這個效益,可以真正的落實,解決災區的問題。」
將汙水過濾殺菌,一艘淨水艇平均一天能製造五噸飲用水,大家也在現場試喝。一旁的熱水艇,能用煮沸後的水泡香積飯。曾在搜救時感受香積飯的優點,也讓消防人員很讚賞。
花蓮縣消防局大隊長 李龍聖:「慈濟發展出來,對我們救災來講,真的是很大的貢獻,尤其對於災民來講,也是很大一個福音。」
輕巧牢固,防水通風的簡易屋,是經過不斷改良的成果。這次也在菲律賓海燕風災發揮及時的效用,提升災民生活品質,每個小細節都蘊藏著用心。
慈濟基金會組長 柳宗言:「天災人禍這麼頻繁的情形之下,怎麼樣能夠運用科技來加速的讓災民能夠恢復他們安身安心的生活,透過這樣展覽,讓花蓮區的民眾能夠同步來了解,啟發更多人的愛心。」
融入創新創意,兼顧環保理念,展現慈悲與智慧。
江杏幸 翁國嘉 花蓮報導
(2014.07.07)